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一觉醒来,中印迎“大结局”?莫迪提出的3个请求,中方答应得很爽快,王毅

博览新说 · 4 小时前
8 月 21 日,外交部发言人证实莫迪将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此访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1.jpeg

全球格局深度调整,美国对印政策显现倾轧性。美方以 “国家安全” 为由,对印度钢铁、铝制品加征关税,影响印度相关产业出口。印度在半导体供应链布局上,亦遭美方牵制,难以获得核心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印度积极拓展多边合作空间,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推动能源合作机制建设,与金砖国家共同探索本币结算体系,以减少对单一经济体的依赖。
莫迪访华前,印度明确提出三项诉求。其一,希望中国恢复化肥出口。印度农业对化肥依赖度较高,国内产能不足,每年需大量进口。其二,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印度电子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扩张,对稀土需求激增。其三,寻求中国在盾构机技术转让方面给予便利。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提速,隧道工程对盾构机需求迫切。
2.jpeg

印度的诉求背后是其战略考量。印度正着力打造本土稀土加工产业,已在安得拉邦规划稀土产业园,同时与俄罗斯探讨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稀土合作项目。此时向中国索要稀土,意在获取短期资源保障,为本土产业成熟争取时间。化肥方面,印度希望通过稳定进口,保障粮食产量,为国内粮食安全筑牢防线。盾构机技术则关乎印度 “基础设施建设年” 计划的推进,试图借助外部技术提升本土工程能力。
中国在相关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化肥产业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化肥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尿素、磷酸二铵等产品产能充足,质量稳定。稀土领域,中国占据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分离产能,在稀土新材料研发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从开采、冶炼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优势。盾构机产业已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再到出口的跨越,“中国盾构” 已出口至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态度。外交部多次表态,愿与各国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务实合作。对于合理的经贸诉求,中国持积极态度,但合作需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中国在稀土出口管理上,兼顾资源保护与全球供应链安全,相关政策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王毅近期访印期间,行程紧凑且成果显著。与莫迪总理会面时,双方就中印关系发展方向深入交换意见;同苏杰生外长举行多轮会谈,涉及经贸、人文等多个领域;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取得进展,双方同意保持军事对话机制畅通。
3.jpeg

访印期间,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同意重启中印经贸联合工作组会议,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决定恢复两国直航航班数量,促进人员往来;承诺通过外交渠道妥善处理边境事务,避免局势升级。这些共识为中印关系回暖注入动力,展现出双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意愿。
王毅离开印度时留下的话语发人深省:“中印应视对方为伙伴和机遇而非对手或威胁。” 这句话直指中印关系的核心定位,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方向。中印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球近 40%,经济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两国关系走向关乎地区稳定与全球发展。
展望未来,中印合作空间广阔。经贸领域,双方可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深化合作,印度的软件产业优势与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形成互补。地区安全方面,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可加强反恐合作,共同维护中亚、南亚地区稳定。全球治理层面,中印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议题上立场相近,可携手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博览新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