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女篮新名单,很多人第一眼就发现少了三个熟悉的名字——李梦、王思雨、杨力维。你可能和我一样觉得,他们这些年是女篮里最拼的那批人。有时候体育就是这样,正走在巅峰的时候突然换人,让人一时缓不过神来。
18人名单平均才23岁,“原来的老队员一夜之间变成了看客”,大家心里难免有点五味杂陈。李梦曾在赛场上力挽狂澜,杨力维控场,每回进攻、防守、组织都分工明确,“她们在大家心里不仅仅是球员,更像中国女篮力拼世界的象征”。这次调整,说到底是奔着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去的,换代来得猝不及防,但也是所有球队都要走的一步。
主教练宫鲁鸣其实早就提到了这一点。他说这批新人就是要锻炼适应更快的比赛节奏,更强的外线投射能力。现在比赛变快,拼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年轻人的冲劲。你可能跟我一样好奇:“这些小将能不能冲出来?老将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吗?”其实这样的换代,就是中国女篮给自己一次重新出发的机会。难舍老将,但新鲜血液总归是未来的希望。
比名单公布更热闹的,其实是王思雨落选后24小时里的新动作。她签了MCN公司,直播带货首秀观看量三百万,提成估算也有三十万。有人说她太现实,有人觉得她其实是在为退役后作准备。真心讲,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说短不短,说长也就那些年,能趁有名气转型,是不少人的着急和无奈。
“职业生涯一旦结束,运动员和普通人一样,都面临找新的生活方式。”有上班族说自己退休后也是慌了几年,有老人留言说年轻时也曾转行。王思雨没有赶着秀自己的篮球成绩,她开始用带货直播拉近与大家的距离。球迷的质疑有,但也有粉丝认为“只要人还努力,换个路也值得被尊重”。
再看看李梦和杨力维,她们没在直播间刷脸,但也没有给自己下定义。她们只是在默默地寻求新的机会。做教练、搞培训、社区公益,每一种方式其实都是人生的再出发。你可以说她们没那么轰轰烈烈,但“她们的影响力没消失,只是换了载体”。
新名单中的年轻球员张子宇、杨舒予也成了焦点。大家想知道她们能不能顶住压力,成为下一个队内核心。这不只是赛场输赢,更多是中国女篮的未来传承。新老交替本来是运动的规律,也是每个人人生必然走的路。
回到老将转型这个话题,哪怕是争议最多的带货直播,也没有人敢断言对错。有人不喜欢“运动员沾染商业味”,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没压力,干嘛要求别人保持清高”。这其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机会就要去试,有能力就要去转。
每个人换身份、变跑道,都是在对现实做出有力回应。20多岁的小将用汗水争位,30多岁的老将用经验闯生活,这和我们在工作中、家庭里遇到的挑战没区别。女篮换代,也像我们每个人经历的变化,“只要在路上,谁说不是一种成长”?有人怀念老将,有人支持年轻人,但只要心里有热爱,谁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精彩。
更多球迷关心的是,这样的变化女篮能不能撑得住?会不会一时青黄不接?实际上教练的布局,是希望年轻人早点感受大赛氛围,为三四年后积累经验。如果一味依赖老将,反而可能错过了最佳时机。谁都不愿意放下荣耀,但赛场不会等人,“早点让新生代站出来,大家才能放心”。
这几年身边不少人提到自己退休、换岗,“人生下半场还挺难适应”,但只要不怕变,就能又一次活出新花样。王思雨、李梦、杨力维的选择,虽然不轰动,但其实很真实。你可以看成是无奈,也可以看成是勇气,“换一个方式重新生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聊聊心里的感受,不管名单怎么变,不管老将去做主播还是默默转型,“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就是成功”。只要心里还想拼,无论赛场还是直播间,每一天都能活得精彩。换代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欢迎大家说说自己怎么看女篮这个换代,你会支持老将新的尝试还是更期待年轻小将的表现?每一条回复都是我们自己的思考——女篮在变,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变。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