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中国女篮新一轮大名单公布,总能让很多人琢磨半天。最近这份18人集训名单,不光让篮球圈议论,也让不少退休老人和上班族球迷忍不住聊起来。
大家发现,今年名单上,有几个耳熟能详的老将不见了,反倒多了好几位年轻面孔。这背后,是成绩压力,也是新旧更替,宫鲁鸣指导的思路挺清楚:痛过亚洲杯的输球,中国女篮必须找新路。
回头看看亚洲杯那场球,输给日本后,谁心里都不是滋味。打到半决赛,拼了却还是输球,只拿到第三。错失直接进女篮世界杯正赛的机会,这让很多老球迷唏嘘。
没办法,年轻球员还是经验薄,老将们体能也有点吃紧。这个矛盾,谁都绕不过去。宫鲁鸣也很真实地说,“球队执行力、基本功都还差点意思,新老交替不可避免”。这次,他把用新人摆在第一位,不再只是依赖过去的功勋。
三个人凭硬实力进了名单,三个人则错失机会。
陈玉婕,第一个让人服气的名字。她在联赛里进步很快,大运会上打日本队、美国队,还常有亮眼表现。能得分,关键时候能硬来自己解决问题。球迷说,“陈玉婕以后可能是咱女篮的头号得分手”,这话不假。
田媛媛则以她的“韧劲”打动教练。你布置战术,她能理解得透彻,还能带动全队,冲击力强,三分、突破都有一套。有不少懂球的都说,田媛媛未来可能接班中国女篮一号位,这种人,球队肯定需要。
其他人都说冉珂嘉年纪小,其实也不小看。她才19岁,身高1米85,速度快,篮板、突破都行。有句话说得好,“她是把锋线打宽的人”。球队只要有几个像她一样能跑能抢的,风格就变了。
可这名单里,没有李梦,也让人叹气。她这些年在国家队里的表现有目共睹。全运会刚回来就能场均轰15分,也能组织进攻。很多老观众看球多年,都说“李梦场上的镇定劲儿很值钱”,球队就是缺她这样的老大姐来稳定军心。
同样让人惋惜的还有刘禹彤。她一米多高,篮下能扛,身体壮,打澳大利亚队时这种力量特别重要。队里要是“缺了刘禹彤,就少了一块硬骨头”。
许晨妍也是遗憾。她中锋前锋都能打,进攻、防守都有一手,还擅长投三分。如果能和罗欣棫配合,中国女篮的阵容和战术就丰富多了。但这次,她们还是被排除在大名单之外。
其实选谁进队,说到底是权衡。名单中大多数球员都不到25岁,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进国家队。宫鲁鸣指导就是想让他们多练练、多历练。毕竟只有比赛多了,起伏、困难、短板才能及时发现。
但球迷也担心,现在换人太快,经验跟不上,大赛时容易吃亏。有些人就问,“老将还没全退,经验能不能再用几年?新人能不能慢慢带?”这其实是很多老球迷的心声。过去中国女篮靠的就是一股子韧劲,也靠老队员带新娃,有时候赛场上靠的就是那个经验。
可现实是成绩说话。亚洲杯输了,压力大,球迷着急,宫指导和球员们也压力山大。新名单要尝试,不然女篮成绩迟早还要掉。现在全国各地的年轻球员都在拼训练,机会来了,谁表现好谁上场,这样球队才会良性循环。
名单里的变化让人心里有点空,但也多了期待。名单上五个“新丁”是第一次进国家队,有人说也许就是下个十年的主力选手。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女篮敢变、肯练”的姿态。
有些老人说:“我们那时候看女篮,一代又一代很接地气。输的时候大家都痛,赢了全村都高兴。”现在这些年轻人,也许不再像老将那样讲求“磨”,但每场球都拼尽全力,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未来女篮要走出去,光靠情怀是不够的。年轻队员要拼,教练团队要扛住压力。至于老将的离开,是不是有点早,大家见仁见智。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希望下一次大名单,是靠实力说话的名单。“只要她们在场上拼,我们这些看了几十年球的,都会鼓掌”。
对于这样一份女篮名单,你觉得选得合适吗?“是应该大胆用新,还是老将还能再拼几年?”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怎么看。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