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近期印度对俄油的采购大幅降低。根据船舶追踪公司Kpeer披露的数据显示,8月份乌拉尔原油对印度出口量降至40万桶每日,较此前的118万桶每日下降近三分之二。
从上个月开始,美印之间关税谈判谈崩之后,美国开始拿“俄油税”开始威胁印度。碍于特朗普提出的关税要求太过苛刻,莫迪与特朗普不欢而散。
莫迪也是无可奈何,一方面特朗普要求完全开放印度国内农业市场将会直接动摇莫迪上位的根基;另一方面印度已经通过俄油赚得盆满钵满,加上印度本身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完全不想放弃俄油,但又不想得罪美国,只能以沉默表示抗议。
莫迪的不配合,让特朗普非常不爽,25%的二级制裁关税就被抡到了印度头上。
在承受美国25%的俄油税后,印度出口美国商品已经达到50%的关税税率,堪称美国“盟友”之最。
而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进一步制裁,可能是压垮莫迪的最后一根稻草。
继美国对印度抡起二级制裁大棒后,欧洲也紧跟其后,打算复刻特朗普的二级制裁。据央媒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18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欧盟正式批准了第18轮对俄制裁法案。
该法案中明确指出禁止进口基于俄罗斯石油的石油产品进入欧盟,同时首次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印度的最大炼油厂实施制裁。
基于美国的“二级关税”和欧盟打击“影子舰队”的对俄制裁法案,莫迪一改之前集会上“硬怼”特朗普的强硬态度,大幅降低俄油进口。
目前有印度国有炼油厂的负责人表示,该厂的俄油供应订单仅到9月份,之后怎么安排还在等待莫迪政府的通知。
而9月份“恰好”是第79届联合国大会将在纽约举行的时间点。之前印媒也报道过,莫迪将会前往纽约参会,同时还会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
种种迹象看下来,印度恐怕真要认输了。不过这也不奇怪,相较于同样购买俄油的中国,莫迪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没有什么底气能够支撑他向美欧叫板。
莫迪退缩,降低俄油进口,俄罗斯在当下美欧两大经济体的制裁下,日子显然不会太好过,毕竟像印度这样的“吃油大户”在全球并不多,更何况还要顶着美欧的制裁大棒,就少之更少了。
俄油出口降低,势必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现在是美俄乌三边和平谈判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候印度“改旗易帜”,普京在三边谈判中的筹码将会减少,这对俄罗斯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是显然是普京无法接受的。在印度降低俄油进口份额的情况下,俄罗斯油企也在寻求新的合作,而中国显然就是个不错的对象。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由于印度减少对俄油进口,俄罗斯石油企业试图将原油出口更多地转向中国,中国企业也对俄罗斯抛出的橄榄枝很感兴趣。
不过亲兄弟明算账,在俄油出口困难的情况下,想让中国吃下更多的俄油,俄罗斯显然要给够好处。
据俄罗斯驻印度副贸易代表格里瓦的说法,印度在过去一个月,进口乌拉尔原油的价格基本上在65美元每桶,加上对印度的折扣价格,相当于每桶印度只需要花费61.75美元就可以拿下。
在此基础上,中国油企提出每桶降低1美元的价格进口更多的俄油。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证实到底优惠了多少,但从中国加大对俄油订购数量能看出,双方达成了彼此都满意的价格。
据法新社报道,在印度收紧俄油进口的情况下,截至上周末,中国已经提前锁定15船乌拉尔原油,将于10月、11月进行交付,并且每船原油在70万到110万桶不等,日均进口约7.5万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虽然正在试图填补印度市场的空缺,但也不会盲目进口俄油,无法完全填补印度市场空缺。在保证国内原油储备和市场平稳的情况下,中国此举完全更像是解决俄罗斯的燃眉之急。
从俄乌和平谈判的角度来看,这更像是中国送上的助攻。一旦普京在或将举行的布达佩斯多边会晤中,因国内经济问题露出一丝“软弱”,很难说美欧会不会狮子大张口,提出普京无法接受的条件,从而导致俄乌战争进入下一个四年,这不仅会对俄乌两国民众本就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更是对原本就紧张的国际形势火上浇油。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