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新闻挺有意思的。成都有个送外卖的小哥,认识了个美国来的幼师,俩人五个月就结婚了。关键是没要彩礼,到现在也没吵过架。这事听着稀奇,仔细想想还挺让人好奇的。
这外卖小哥说他们是在小区门口认识的。那会儿他送餐到艾米丽住的公寓,艾米丽英语教中文,他英语不行但俩人聊得来。后来经常碰面,外卖小哥有时候没单子就陪她遛狗,艾米丽下班了就在他电瓶车坐垫上画地图。五个月后艾米丽签证快到期了,俩人一合计,干脆领证结婚。
民政局的人说跨省结婚手续麻烦,但俩人把材料都备齐了。外卖小哥说自己没那么多讲究,艾米丽也不想要啥彩礼。“她看中的是人,不是钱。”这话说得挺实在。
他们现在日子过得挺有意思。艾米丽做饭放很多香料,外卖小哥嫌太冲,俩人就分开吃。早上他送外卖的时候,艾米丽在家备课,晚上她教他做美式早餐。周末有时候吃火锅,有时候烤牛排,谁也懒得说服谁。
邻居们开始觉得闪婚太冲动,结果发现俩人确实很少吵架。外卖小哥说可能是因为艾米丽当老师,啥矛盾都先讲道理。有次他晚回了两个小时,艾米丽没发火,第二天反而提醒他以后单子忙别硬撑。
这事让很多人重新看闪婚。其实民政部数据显示,现在年轻人闪婚比例确实在涨。可能是因为大家更清楚自己想要啥了。外卖小哥说:“合适就结婚,没必要绕弯子。”艾米丽倒茶时手有点抖,但英语说得清楚:“我们没时间浪费在猜疑上。”
他们计划等签证办好了去美国玩,但先把成都的房子装修好。艾米丽把卧室布置成幼儿园风格,外卖小哥在客厅挂满骑行路线图。朋友都说他们组合神奇,一个天天在外面跑,一个喜欢窝在家里,但奇怪的是确实处得开。
有人说跨国婚姻难,可这对夫妻反倒轻松。艾米丽过年跟着拜年,外卖小哥圣诞节学唱圣诞歌。俩人手机里存着三千多条微信,大部分是“记得吃饭”“今天骑车慢点”。
现在他们领证已经三个月了,准备摆几桌酒席。周围同事邻居都知道这事,有人说浪漫,有人说冒险。外卖小哥擦着电动车说:“管它呢,日子过踏实就行。”艾米丽在一旁笑,指着厨房说:“锅里的饺子快凉了。”
民政局的人说他们这种组合越来越常见。打工的、开小店的跟外国人结婚,没那么多排场,就按自己想法过。或许这就是现在年轻人的活法——看准了就干,不兜圈子。反正这对夫妻现在还挺好,至少没见谁后悔过。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