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含泪鞠躬,宣布停播!张雪峰扛不住了?直播间关闭背后藏着真相?

斌说Bin · 昨天 18:10
“对不起大家,我真的尽力了……”
这是2025年6月2日晚上,张雪峰在直播间对着镜头鞠躬时说出的话。声音哽咽,眼含热泪,他宣布暂停直播两个月,全场寂静
1.png



这位曾以一条《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走红全网的教育讲师、被誉为“高考志愿界扛把子”的男人,这一刻彻底让人破防了。
但问题是——
张雪峰,为什么哭了?他又为什么要停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冲上热搜的话题,也顺便聊聊教育直播行业背后的隐痛。
<hr>直播间泪崩,张雪峰到底扛不住了什么?
这次停播,不是营销,不是炒作,而是他内心情绪的真实崩塌
回顾当晚的直播画面,张雪峰在回答完几个家长关于“孩子能不能上某某大学”的问题之后,忽然沉默了一小会,然后说:
“对不起,我真的尽力了。我知道你们很焦虑,我也很想帮到所有人,但真的力不从心……”
这句话一出口,很多人都明白了——张雪峰扛的,不只是流量,更是数百万家长和孩子的未来焦虑
高考志愿填报,说是“人生第二次高考”也不为过。一个志愿选错,可能毁掉孩子三年,甚至一生的奋斗。
而张雪峰,作为一个靠“志愿讲解”成名的主播,肩膀上背的是千万人希望的压强
2.jpeg

他必须在十几天内直播数十场,连续回答成千上万个“我家孩子600分能上什么学校”的问题,每个答案都关系重大。
累吗?当然累。
但更让人崩溃的,是:他说了一万次“不要只看学校名气”,家长还是只问“能不能上985”。
<hr>爆红九年,从“教育网红”到“家长的定心丸”
张雪峰不是一夜成名,但确实凭一夜火爆。

  • 2016年,《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横空出世,短短几天浏览量千万;
  • 那时候大家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人能把“志愿填报”讲得这么明白,这么接地气,这么幽默
  • 他不是专家,不是高校招生办主任,但却成了最懂普通家庭心声的“高考讲师”。
这些年,张雪峰做了几件事,让他不仅仅是个“教育博主”,而成了家长们的**“精神依赖”**:
3.png


  • 他站在普通人立场上讲真话:不吹牛、不卖惨、不盲目推崇名校。
  • 他拒绝绝对标准:多次公开说“学什么比上哪儿更重要”,强调“专业优先”。
  • 他讲了很多冷门但有价值的院校和专业:比如地质、材料、冶金、师范……没人关注的,他讲得最多。
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说:
“孩子的分数线出来第一时间不是看成绩,是先看张雪峰直播。”
但你能想象,这样的直播,每年得讲多少遍?回答多少雷同的问题?被多少人质疑、指责、拿捏?
2023年直播中,有家长骂他“误导志愿”,张雪峰当场发火:‘你要听985,我从一开始就不建议你看我直播。’
他不是机器人,他也是人。
4.jpeg

<hr>“教育焦虑”之下,谁是加压者,谁是受害者?
张雪峰哭了,但他不是唯一受不了的人。
越来越多的教育类博主、志愿规划师,正在这场“直播高考”的大潮中疲惫崩溃。
这两年我们看多了这样的画面:

  • 讲师深夜直播到凌晨2点,眼睛布满血丝
  • 家长们在评论区疯狂刷屏:“我家孩子626分,能不能上复旦金融?”
  • 有人花了上万元做志愿填报咨询,最后却怪老师误导选错了专业。
到底是谁在绑架谁?
是家长太焦虑,拿主播当救世主,还是主播拿“高考焦虑”割韭菜?
真相可能是——双方都太累了,都太急了,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上。
<hr>张雪峰停播背后,是一次“教育价值观的断裂”
他曾说:
“有时候我讲的是科学,但家长听的是玄学。”
5.jpeg



这句话扎心,但太真实了。
你告诉家长:

  • “土木工程现在就业困难”;
  • “双非大学里也有好专业”;
  • “别让孩子上不喜欢的学校”……
他们却回复你:

  • “能不能上复旦就是关键”;
  • “不想去西部,不想当老师”;
  • “我家孩子考了660,还不是得听我的?”
张雪峰不是输在讲得不清楚,而是输在“认知落差”上。
一边是理性数据、一边是情绪洪流。
一边是科学选志愿,一边是“面子第一”。
他夹在中间,被裹挟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就哭了。
6.jpeg

<hr>张雪峰累了,但高考这场仗还没打完
他说要休息两个月,没人质疑他的决定。
就像他说的那句:“我不想再被消费,也不想消费你们的焦虑了。
张雪峰会不会回来?我们相信他一定会。
但当他再回来时,希望整个社会能更理解——教育不只是考试,更是选择人生;高考不只是分数,更是尊重个体的过程。
最后送他一句话,也送给每一位为孩子拼命的家长:
“人生很长,志愿很重,但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斌说Bin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