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央媒为全红婵发声,撕开了“天才少女”背后,一道血淋淋的伤口

青梅旭史 · 4 小时前
短短14天,《人民日报》官方账号5次提到全红婵。
8月1日,“央妈”亲自下场为全红婵辟谣,打击那些用AI仿冒她声音带货的不良商家;8月6日,又发文回顾了去年巴黎奥运会上的高光时刻;8月11日到12日,《人民日报》更是两天连发3条动态,条条艾特全红婵。
1.jpeg

从跳水世界杯摘银、到因伤暂别比赛,全红婵迎来了自己体育生涯的“蜕变期”。在这些暂时处于低谷的日子里,有太多非议的声音和太多怀疑的目光。
如今随着官媒下场,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天才少女”的真实底色......
2.jpeg

为家而战的女孩

全红婵刚进入大众视野时,“孝顺的穷孩子”是她身上最大的标签。
广东湛江的农村,谈不上富裕,家里兄妹众多,母亲身体常年不好,离不开药。父亲呢,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守着几亩果园,全靠老天爷赏饭吃。
3.jpeg

这种家境,放到今天任何一个普通人家,都意味着日子得掰着指头过,处处精打细算。
七岁那年,她被送进体校,初衷简单得让人心酸:学校管饭,还不用花钱。
这和我们听惯了的那些因为“热爱”而投身体育的故事,全然不同。
4.jpeg

直到东京奥运会,她一跳成名,面对镜头说出那句“想挣钱给妈妈治病”,这个形象才算彻底被“焊牢”了。
一时间,全红婵成了孝道的化身,成了寒门逆袭、鲤鱼跃龙门的最佳范本。
5.jpeg

人们心疼她,敬佩她,觉得这孩子懂事得让人直想落泪。这个标签,带着善意,充满温暖,也是她赢得最初国民好感度的基石。
然而,这一切也悄悄地给她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
6.jpeg

她是运动员,也是“正常人”

此前新加坡世锦赛看台上,全红婵的缺席引发猜测。
当镜头扫过她康复训练的画面:圆润的脸颊、明显变粗的大腿,与巴黎奥运会时判若两人。 评论区瞬间炸锅:“胖成这样还跳得动? ”
7.jpeg

数据显示,如今18岁的她,比起东京奥运会时期,身高增加了12cm,体重从东京奥运会的38公斤增至52公斤。
这些无法改变的身体发育在普通人看来很正常,但是对跳水运动员而言,却堪称职业生涯的“生死考验”。
8.jpeg

因为对于跳水这项运动而言,每增重1公斤,翻转惯性就会增加3%,入水偏差便会扩大2度。
这导致全红婵的招牌动作207C入水水花直径,已从奥运时的30厘米扩大到80厘米。
9.jpeg

而且为了为控重,全红婵每天摄入不超过1200大卡(相当于两份沙拉),晚餐只有水煮鸡胸肉和蔬菜。 广东队训练视频中,她因饥饿在跳台边颤抖,仍坚持完成静蹲动作。
如此我们也得以窥见,正是全红婵不愿意轻言放弃,所以她等于是在用毅力,去抗衡身体正常发育所带来的不可逆影响。
10.jpeg

然而,高强度的训练,却让全红婵承受着比曾经更大的压力,甚至更容易因此而受伤。
可是这一切到了某些网友眼里就变味了,今年5月全国冠军赛,她因脚踝旧伤复发弃赛;6月世锦赛再度缺席。 部分网友就开始嘲讽她“装病“胖成这样活该被陈芋汐碾压! ”
11.jpeg

面对网友这些无端指责,全红婵用六个字反击:“加油,全运会见! ”配图是王楚钦翻白眼的表情包,暗讽无稽之谈。 养伤期间,她与队友练俊杰互相打气,将网暴转化为复健动力。
央媒《人民日报》发文力挺:“请给奋斗者应有的尊重! 运动员的每一块奖牌都是汗水铸就。 ”体育总局同步启动“清朗·冠军守护”行动,将造谣“全红婵贪吃致胖”的12个营销号列入黑名单。
12.jpeg

失控的流量漩涡

然而,比起造谣全红婵“贪吃”更加可恨的,是某些投机分子,把全红婵身上的争议,当成了变现的流量。
明明没代言过的产品,有的人却用AI换脸技术,让她成了视频里的“推荐官”。她哥哥想做助农公益,卖点家乡的菠萝,结果视频都能被掐头去尾,剪辑成狗血剧情来骗流量。
13.jpeg

更离谱的是,有人直接开车堵在她家门口,一天到晚开直播,无人机在她家屋顶盘旋,把一家人的私生活当成了可以公开贩卖的“真人秀”。
在这场流量狂欢中,有人靠她博眼球,有人靠她卖假货,有人拿她编造的故事来收割粉丝。
14.jpeg

至于她本人是否同意,她的家人是否困扰,她的身心是否受到伤害,那些躲在屏幕背后的人,根本不在乎。
他们消费的是那个被塑造出来的符号,而不是那个在训练馆里默默忍受伤痛的真实女孩。
15.jpeg

追鸡的普通女孩

至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清晰、也更让人心疼的真实面貌:一个需要被保护的普通人。
央媒的发声,点名批评那些侵权行为,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事:试图把全红婵从那三个沉重的标签里解救出来,让她回归到一个“人”的身份。
16.jpeg

训练场上,她依然是那个对自己下狠手的姑娘,可回到村里,她会帮着妈妈摘菜喂鸡,去小卖部买瓶饮料,和邻居们聊上几句家常。那一刻她脸上的笑容,比站在领奖台上时要轻松自在得多。
那个在泥地里追鸡的女孩,和那个在十米台上征服世界的冠军,其实是同一个人。
17.jpeg

她有冠军的坚韧,也有孩子的纯真。她渴望胜利,也渴望片刻的安宁。她会因为发育而烦恼,会因为伤病而痛苦,也会因为网上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而感到委屈。
她不是神,也不是工具。她只是全红婵。
18.jpeg

结语

全红婵的故事,其实是一场关于成长的社会公开课。它告诉我们,一个冠军的诞生,除了天赋和汗水,更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来呵护。
这个环境,不仅仅是国家队提供的训练和保障,更包括我们每一个观众、每一个网民的心态。
19.jpeg

我们可以为她的“水花消失术”欢呼喝彩,但更应该看到她为了这份“消失”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我们可以为她的胜利雀跃,也应该在她状态起伏时,给予最起码的理解和耐心。她的奖牌固然为国争光,但她的健康和快乐,同样重要。
20.jpeg

希望到那时,我们再提起全红婵,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了不起的跳水运动员,一个坚韧又真实的女孩,而不是一堆被贴满标签的符号。
21.jpe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青梅旭史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