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中美经贸谈判舞台转移至瑞典斯德哥尔摩,而与此同时,美方另一路人马也在筹备访华,特朗普甚至宣称将与中国签订协议 。这一系列动态,使得中美经贸关系再次成为全球焦点。
自今年 5 月以来,中美经贸谈判有序推进,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如今的斯德哥尔摩,每一轮会谈都备受瞩目。本次斯德哥尔摩谈判被视为落实此前共识的关键节点。美财长贝森特在出发前便透露,此轮会谈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成贸易休战延期方案。因为原本的休战安排将于 8 月 12 日到期,若无法在此之前达成一致,部分已暂停的关税将自动恢复,这无疑会给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新的冲击 。据《南华早报》消息,此次谈判有可能将 “互不加税” 的暂停期再延长 90 天,为后续协商争取更多时间。
在瑞典谈判紧锣密鼓进行之时,美方另一举措同样引人关注。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组织的一个高规格商界代表团将于近期赴华。代表团成员星光熠熠,联邦快递 CEO、波音高管等赫然在列。这是自特朗普 4 月宣布新一轮关税措施以来,首个访华的美方高级别商务团队 。这一行动意义非凡,它不仅意味着中美民间商业对话的逐步恢复,更反映出美国内部在经贸政策上的博弈。美国企业界深受关税战之苦,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恢复与中国的商业沟通机制,来维护自身在庞大中国市场的利益。例如,波音公司长期以来在中国市场拥有巨大份额,关税战使得其在华业务受阻,此次派出高管访华,足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恢复业务往来的急切心情 。
从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其背后有着清晰的策略考量。一方面,在瑞典的谈判致力于解决短期的关税危机,通过延长贸易休战期,避免关税自动升级对美国经济造成进一步伤害 。另一方面,派遣商界代表团访华则着眼于长期商业利益,试图重建中美商业沟通桥梁,为未来可能达成的贸易协议奠定基础 。这种双轨策略的实施,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视,同时也暗示其对瑞典谈判结果的不确定性有所担忧,故而提前布局,准备另一手方案。
对于中方而言,在中美经贸谈判中始终秉持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的原则,并且明确亮出底线 。《人民日报》在会谈前夜刊发的 “磋商有底线” 社论,清晰表明中方 “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易” 的坚定态度。在过往的谈判中,中方始终强调尊重各自核心关切,对于美方不合理的要求坚决说 “不”。中方深知,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任何损害中国发展权利和经济安全的方案都不会被接受 。
中国经济自身的韧性也是中方在谈判中的有力支撑。从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中国 GDP 同比增长达到 5.3%,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 。货物贸易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同比增长 2.9% ,这表明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依然稳固。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以及完整的产业体系,使得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够保持从容。这种经济韧性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潜力,让中方在谈判中更有底气。
展望未来,若瑞典谈判能够成功延长关税暂停期,那么后续谈判将聚焦于更多实质性领域的合作。农产品采购、芯片技术合作等领域有望取得进一步突破。但不可忽视的是,美方若继续在谈判中强塞地缘政治等不合理议题,谈判仍存在破裂的风险 。而特朗普若真的亲自率团访华,无疑将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无论谈判形式和地点如何变化,中方都将坚守原则底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