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骑鲸客
编辑 | 骑鲸客
2025年7月23日,印度驻华大使馆突然宣布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结束了自2020年边境冲突以来长达五年的冻结。
图| 7月23日13:10,印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账号发布旅游签证须知
表面看,这是两国关系回暖的积极信号;细看条款,却处处透着居高临下的算计——签证门槛之高,堪比西方对高风险国家的审查。申请人需提交连续6个月余额超1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流水,亲自赴北京、上海或广州三地递交材料,且审批时限完全由印方单方面掌控。这种设计,与其说是便利旅行,不如说是预设了中国公民“滞留不归”的风险,骨子里透着一股防备与傲慢。
签证只是印度对华策略的冰山一角。
就在同一天,印度《经济时报》披露了更关键的政策转向:该国电子和信息技术部正拟定方案,允许中资企业持股印度公司最高24%免政府审批,但必须捆绑两项严苛条件——与印企成立合资公司,且无条件转让核心技术。
图| 印度总理莫迪
这套“市场换技术”的剧本早有前科:中国手机企业曾大举进入印度,初期享受低税收红利,随后突遭审查围剿,最终工厂被本土化吞并,技术被榨取殆尽。如今印度试图在汽车行业故技重施,甚至以4.86亿美元建厂补贴和15%出口关税为诱饵,吸引中国企业入局。
经济困局才是印度“变脸”的真正推手
事实上,眼下的印度,外资流入已濒临崩盘。据印度储备银行(RBI)公布的2024-2025财年数据显示,其净外国直接投资(FDI)从101.3亿美元断崖式跌至3.5亿美元,跌幅高达96%,创二十年最低纪录。更严峻的是资本外逃,外资利润汇出叠加印企对外投资,全年净流出达805亿美元。
图|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7日,印度班加罗尔,印度首届纳米电子路演举行
莫迪力推的“印度制造”陷入尴尬——反对派领袖拉胡尔·甘地公开拆穿本土电视机“80%零件靠中国供应”的真相,暴露了印度制造业对华技术的高度依赖。
外部压力同样致命。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印度钢铁、汽车零件加征26%关税,美印贸易谈判因农产品市场准入僵持至8月1日截止期仍无进展;欧盟则因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制裁其企业,令印度在西方阵营进退维谷。不然莫迪老仙也不至于前几天跑到英国去见斯塔默了。
图|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4日,英国艾尔斯伯里附近,英国首相斯塔默会见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
事实上,如今印度急需中国资本输血,却放不下“技术收割”的执念。其国家倡议委员会报告直言:“中国投资对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但要求“避免高端技术全面转移”——既要索技术,又要防技术,矛盾心态暴露无遗。
中国的反制:守住技术红线
面对印度单方面设计的“合资陷阱”,中方反应冷静而敏锐。2025年起,中国强化对印关键技术出口管控,稀土加工、军民两用产品、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被列入限制清单。
图| 当地时间2025年6月18日,印度Titagarh铁路系统公司(TRSL)的制造工厂因为稀土短缺面临停产
业内传闻,富士康已接获要求撤回在印中方技术人员,防止制造工艺外流。技术合作绝非零和游戏,但印度将中方视为“提款机”的思维,注定难以如愿。有研究员指出,中印关系回暖需“一小步一小步推进”,而互信缺失恰是最大障碍。
边境动态印证了这种复杂性。7月23日,中印边境事务磋商机制第34次会议在新德里举行,双方肯定局势“总体可控”,同意筹备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
图| 印度阿姆利则,印度在阿塔里-瓦格赫陆地边境举行与邻国巴基斯坦的一项每日仪式
然而同一时间,印度空军在印巴边境集结阵风战机演练饱和攻击,被外媒解读为“对华示好与对巴威慑并行”的两面策略。这种既要合作又要遏制的分裂姿态,让印度难获真正信任。
自大终将付出代价
印度既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也高估了自身的博弈筹码。其签证政策与投资条款背后,透露出深层的优越感:仿佛中国游客会争相挤破门槛,中企会甘愿让渡技术换一张“印度市场入场券”。现实是,2024年中国对印出口额达1204.81亿美元,进口额约179.97亿美元,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印度产业链对中国零部件的刚性需求远超其口头上的“抵制”。
图| 7月23日13:10,印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账号发布旅游签证须知,评论区可以看到我国网民对此事的态度
更可笑的是,截止到本文发布前,印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关于旅游签证须知的消息,获得了870条留言,绝多大数网友评论表示“免签都不去”,甚至还有人批评印度“太把自己当回事”。
这个世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印度用银行流水筛选中国游客时,中国同年向印度公民发放了28万份签证——无附加条件,无地域限制。
图| 正在田间劳作的印度农民
真正的合作始于平等互信,而非单方面施舍的姿态。印度若继续将技术视为可掠夺的资源、将市场当作施舍的筹码,只会加剧外资撤离的恶性循环。3.5亿美元的FDI净流入是市场的冰冷判决——没有谁离不开印度,但印度离不开世界。
莫迪政府若不能从自大的迷梦中清醒,恐将错失的不仅是游客与投资,更是国家发展的历史机遇。
参考资料:
1.《时隔五年,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签发旅游签证》2025-07-23 14:03 | 来源:九派新闻
2.《中国2024年对印度出口1204.81亿美元,同比2.4%》2025-01-13 11:42 | 来源:金融界
3.《中方管控稀土出口,印企着急:5月底库存耗尽,汽车生产将陷入停滞》2025-05-29 19:39 | 来源:观察者网
4.《富士康撤回大批中国员工,印度产iPhone生变?》2025-07-03 15:19 | 来源:观察者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