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飞机还没落地,北京的空气已经有些不一样了,就在本周,一个由美国重量级商业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即将抵达中国,带着波音的清单、关税的算盘,还有一大堆“合作”的字眼。
而曾经逢中必反的美国参议员鲁比奥,突然语调一转,公开喊话中美关系要“相互尊重”,这场从对抗到对话的转身,背后到底是风向变了,还是算盘打得更响?
从针尖对麦芒到握手言和?一场“商业探亲”背后的信号
这次代表团的阵容不算小,带队的是联邦快递的掌门人苏布拉马尼亚姆,身边还有波音高管、美国中国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主席肖恩·斯坦,都是响当当的企业领袖,而他们此行的任务,说白了就是一件事:怎么把生意做回来。
自从4月特朗普一声令下,掀起新一轮关税风暴,中美经贸关系就像被扔进冰窖的蒸汽机,嗤啦一声,全停了,波音最惨,一纸关税令让它对华交付陷入瘫痪,直到6月才勉强送出8架飞机,连零头都算不上,而联邦快递这种物流巨头,八成业务都离不开中国市场,日子也不好过。
所以这次代表团来北京,不是空手来的,他们带着两个“急事”:一是要为波音争取370亿美元的大订单,二是希望延长即将在8月12日到期的90天关税休战期,说白了美企撑不住了,政府再不松口,生意人就得先哭出声来。
但这次访问不只是生意那么简单,它还有一个隐藏任务:为特朗普的秋季访华铺路,港媒消息透露,特朗普可能会在10月或11月来中国,顺路参加APEC峰会,而现在派出重量级商业团队,就是想先探探风、铺铺路,看看中方态度如何,为“见面礼”准备点实打实的成果。
鲁比奥变脸背后,是现实把牌洗了
要说这次中美互动里最令人意外的一幕,还得看鲁比奥,这位一贯强硬的对华鹰派,曾因为涉港和涉疆问题被中方制裁,冻结资产、禁止入境,算得上是对华最不友好的政客之一。
但就在7月11日,东盟外长会议期间,他和中国外长王毅在吉隆坡面对面聊了一个小时,回来之后突然话风一转,公开表示中美应该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
这个转变耐人寻味,鲁比奥当然没变成亲华派,他依旧强调在关键分歧领域“美方立场不能让步”,但他嘴上多了“尊重”二字,说明美国国内确实有点扛不住了。
制造业下滑,通胀居高不下,企业压力山大,而特朗普政府对盟友也不手软,连日本和印尼都被加征了25%和32%的关税,搞得自家朋友圈开始松动,再不找个突破口缓和一下中美关系,美企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王毅在吉隆坡的会谈里明确表示,中美要想走得远,得靠“平等相待”,鲁比奥的表态,显然是某种程度上的回应,虽然他嘴上硬,但动作已经软了,政治人物的转身,往往不是因为突然开窍,而是因为走投无路。
表面热络背后,分歧还在桌底下
当然别看气氛热热闹闹,实质问题一个都没解,鲁比奥虽然说了“相互尊重”,可转头他就又在推动对中国企业的制裁,还在鼓吹技术封锁,这种“双重立场”,对中国来说并不新鲜,熟悉得很。
中方也不是没看穿,王毅早就强调,美方不能只说不做,元首共识要变成行动,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复无常的背景下,今天说谈,明天就加税,中方的警惕从来没放松过。
这次代表团来华,也许能争取到一些短期成果,比如波音订单能不能落地,关税休战能不能延长,但这些都只是“术”的层面,真正的“道”仍然卡在战略互信这道坎上。
美国对中国的定位依旧是“最大对手”,科技遏制、地缘竞争不会停,就算谈成了点小买卖,也改变不了大棋局的对抗逻辑。
而中国这边,底线很清楚,那就是合作当然可以,但要有原则,中方不是没筹码,早前稀土出口一收紧,美国F-35战机的生产线都差点断了气,这种供应链上的“卡脖子”能力,就是中国应对外部压力的底气所在。
合作窗口在开,但不是无限大
这次美方代表团来华,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它说明中美之间还在尝试找回对话的节奏,说明即使隔着分歧,双方都意识到“硬杠到底”不是长久之计,但想靠一次访问就缓解结构性矛盾,显然不现实。
现在中美之间的合作空间是存在的,尤其是在经贸领域,企业最怕不确定性,如果能延长关税休战,哪怕90天,也能换来一点喘息时间,而波音订单一旦真正落地,也能成为特朗普秋季访华的“外交成果”。
可问题在于这种成果只能是表层的,如果美国战略上不认同中国的发展权、不接受中美共存,那所有的合作都只是临时缝补,鲁比奥的“变脸”,可以看作是务实的信号,但更像是现实的妥协,而中国的回应,既有诚意,也有分寸,既展现了合作意愿,也保留了反制选项。
结语:
未来的中美关系,会有缓和的时刻,也难免有摩擦的高峰,但只要双方还愿意坐下来谈,就说明破局还有可能,真正的挑战,不在于能不能签几个协议,而在于能不能建立最基本的信任。
飞机终将落地,关键是落地之后怎么走,这趟代表团之行,或许只是中美关系中的一颗小石子,但它投下的涟漪,值得我们认真看清,真正决定未来走向的,还是双方是否愿意从“打算盘”走向“做朋友”。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和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
“美高级别商界代表团将访华”
2025-07-28 江南都市报
鲁比奥为何呼吁中美“相互尊重” 寻求互动避免误解
2025-07-28 新浪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