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特朗普认怂?中美暂停24%关税背后有什么大动作?

老闫侃史 · 昨天 09:03
1.gif

2.jpeg

文|老闫侃史
编辑|多多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hr>就在所有人以为这一次“24%的关税”要真的落地,全球市场都开始为供应链紧张做准备的时候,变数又来了。8月11日,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对华关税的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
第二天,中国国务院同步宣布,从12日凌晨起,对美24%的报复性关税也暂停执行,同样是90天,同时暂缓对4月新增的16家美国实体的制裁措施。
看起来像是一次“各退一步”,但看起来又有些不寻常。中美这一轮的“暂停键”,更像是一场无限循环的战略避险。尤其是特朗普,这一次不是强硬,是被现实逼着收手。
3.jpeg

被经济反噬的特朗普

从经济上看,美国这边已经撑不住了。如果说2024年还能靠强美元和财政扩张维持表面繁荣,那么2025年,企业的财报已经揭开了真相。
今年第二季度,福特、通用等车企因对华出口受阻遭受显著亏损,整个制造业承受系统性反噬。关税不仅没有打击中国,反而让美国企业自己先中招。
此外,特朗普试图用大豆撬动中国让步,但现实是残酷的: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虽短期上涨2.8%,实际对华出口量却同比下滑12%。
4.jpeg

更关键的是,中国70%的大豆进口已转向巴西,美国农业州陷入20年来最严重的萧条,农场负债率创1980年代后新高。
这还没完,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彼得森研究所研究显示,若恢复24%关税,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1350-3900美元。这对竞选连任的特朗普而言,无异于政治自杀。
他突然“温柔”起来,不是因为他变了,而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暂停,自己可能连选票都保不住。这90天,是他为圣诞消费季争取的缓冲期,是一场战术性“转弯”。
5.jpeg

中国的冷静回应

但中国也不是被动接受。这次中国的回应非常冷静,以一纸公告宣布对等暂停关税,并同步暂缓“不可靠实体清单”新增制裁。这背后,是高度的战略定力和政策自信。
中国知道,自己已不再是必须仰望美国的国家。美国用尽手段打压中国科技,从芯片到半导体设备,再到“外国直接产品规则”。
但中国不仅没垮,芯片自给率还从2022年的30%升至2025年的50%。反观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额从1200亿美元暴跌至450亿,自损八百。
6.png

更关键的是,中国握有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当美国试图强化技术封锁时,中国已研究对镨、钕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你封我技术,我锁你材料,博弈早已双向化。
同时,中国供应链加速重构:2025年上半年对东盟出口增18%,与巴西签下380万吨大豆协议。这意味着即便美国恢复关税,中国也有足够“去美化”空间。
此次暂停,正因中国清楚:硬碰硬的代价全球都承担不起。WTO预测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跌至-0.2%,若中美加码对抗,供应链断裂将引爆全球经济危机。
7.jpeg

暂停之后的大动作

其实,这次延期早有伏笔。5月日内瓦共识建立“暂停机制”,6月伦敦会谈聚焦半导体设备出口,7月斯德哥尔摩谈判敲定90天延期细节。这不是偶然,而是多轮博弈后的阶段性喘息。
当然,90天解决不了根本矛盾:科技脱钩仍在继续,美国推动“友岸外包”,中国加速“自主可控”;金融服务、医疗市场开放仍存巨大分歧。
更大的隐患在于特朗普的“赢学”逻辑。他前一天放狠话,第二天就能宣布胜利,政策反复性已成常态。
8.jpeg

中国对此心知肚明。暂停关税不是终点,中国正推动将437项商品纳入动态调整清单,要求建立制度化磋商框架,核心诉求是规则的可预期性,而非美方随意的“暂停-恢复”循环。
全球都在观望这90天。欧盟沉默,日本静观,加拿大未置一词。他们等待的答案将决定产业链走向:中美是终结拉锯,还是重回对抗?
说到底,这是一场大国战略耐力赛。谁能更冷静、更精准地稳住节奏,谁就能在下一轮全球秩序中占得先机。
9.jpeg

对中国,这不是妥协而是战术调整;对美国,这不是胜利而是策略修正。双方都明白:此路无退,唯有深入。
这90天,不是终点,而是下一场博弈的倒计时。
参考信源:中美“休战”再延长90天,“美国知道自己不占上风”——2025-08-12 16:16·观察者网
10.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老闫侃史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