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特朗普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中美关税战延期到11月,这只能说明美国对华已无牌可打,而不要觉得是特朗普发了善心。
8月12日零点,中美之间那场剑拔弩张的关税对决迎来关键节点。此前达成的90天互征关税休战期眼看就要到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特朗普在截止时间前几个小时匆匆签署行政命令,将这场悬而未决的贸易博弈再往后推了90天,直到11月,中美才会再交锋。
此前,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故意抛出烟雾弹:“我们等着瞧!”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绝非偶然。他深谙“不确定性战术”的精髓,刻意制造焦虑氛围,试图以此施压对方做出更多让步。
随后,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喊话,要求中国把购买美国大豆的数量翻四倍。他声称中国担心大豆供应不足,而美国有优质大豆可以满足需求。这番表态背后藏着双重算计:一方面要安抚农业州的选民,毕竟这些地区是他的核心票仓;另一方面则想复制2018年贸易战的老套路,用农产品采购换取关税暂停。
美国先扛不住了
特朗普最终低头,根本原因是美国比中国更怕关税重启。若真撕破脸,美国对中国商品的税率将飙到145%,中国对美商品也会升至125%,相当于两国经济“互相断氧”。
美国佛罗里达玩具商Basic Fun已因高关税冻结中国订单,仓库积压如山;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暴跌31%,圣诞季的玩具、电子产品可能涨价40%。更致命的是经济连锁反应:美国商会测算,关税重启会让GDP增速下滑0.5%、80万人失业。
连财长贝森特都私下承认:“中国是苏联和日本的结合体,更难对付”。毕竟中国手握1.1万亿美债,若抛售足以引爆美国债务危机。
休战是幌子,三重算计才是真
这次延期表面是“示好”,实则是特朗普的战术腾挪。首先是为年内访华铺路:他计划借访华签署协议,向选民证明“对等关税政策胜利”,但前提是双方得有台阶下。
其次是转移俄乌焦点:8月15日他要在阿拉斯加会见普京,若此时对华示弱会被国内批“双标”。延关税既能维持“对俄强硬”人设,又避免两线挨骂。更深层的是技术交易:美方在瑞典会谈中暗示,只要中国配合休战并放松稀土管制,就放宽英伟达H20芯片等高科技出口。这种芯片换稀土的脆弱平衡,成了双方心照不宣的交易。
中国的反制:稀土掐喉,实体清单当刀
中国也没被动接招。全球90%的稀土加工握在中国手里,F-35战机的电机、特斯拉的电池都依赖这些“工业维生素”。中方以此作筹码,逼得美方解禁英伟达芯片。
就在8月12日当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对28家美企暂停出口管制90天,但对涉及军工的12家企业维持禁令。胡萝卜和大棒精准切换,既给通用、福特等车企留了活路,又掐住军工命脉。
这场延期没有赢家,只有止损。特朗普的矛盾暴露无遗:想用大豆施压却遭市场打脸,想秀强硬反凸显经济脆弱。
当前,中美的深层困局更未解决:美国想遏制中国产业升级,中国要突破技术封锁。正如美国前贸易助理代表里德所言:美国已意识到,贸易战中并不占上风。
当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见普京时,他手中的关税暂停令,不过是两个战场间脆弱的平衡术。这场没有赢家的饥饿游戏,终究要靠实力说话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