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约定的“休战期”到期,特朗普放低姿态,想与中方做一笔交易

袁周院长 · 5 小时前
随着中美在今年5月份就关税议题达成的协议,即两国商定暂停征收24%关税90天的期限即将到期,两国之间围绕接下来关税走向的话题引起了外界关注。按照当时的约定,该期限将于8月12日到期。
中方此前对外表示,双方同意延长暂停期限,美方则称将由特朗普总统作出最终决定。不过,特朗普对于是否延长暂停期限一直以来都没有表态。对此,有记者在8月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提问,中方是否收到了美国最终决定通知。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是: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争取积极成果。目前距离特朗普作出最终决定还有一天时间。而他也在临近关税暂停期前一天,主动放低姿态,对中国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双方能做成一笔“交易”。
1.png

他于8月11日在社媒上说:“我希望中国能迅速将大豆订单增加三倍。这也是大幅减少中美贸易逆差的一种方式,我保证订单会很快完成。”
毫无疑问,特朗普是遇到麻烦了,要知道,他是个轻易不会求人的人,一旦他开始求人了,那就真是没辙了。特朗普提出中国扩大对美大豆进口,证明了当前美国农民的仓库已经积攒了大量卖不出去的存货,需要中国帮忙,而数据也能佐证这一点。
据悉,中国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大豆进口的多元化,在1月份彻底切断对美大豆进口后,中国在之后加大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同期进口美国大豆1615万吨,同比增长33%。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其他市场的损失正在加大。
例如,美国在与贸易伙伴的关税谈判上,几乎向所有主要盟友提出了开放农产品市场的要求。包括日本、韩国以及印度,最终都拒绝了特朗普的要求,他最终能想到的只能是中国。
2.png

然而,特朗普想要中国多买美国大豆,这个要求其实很容易满足,关键是美国要怎么回馈中国。如果只想着减少两国贸易逆差,那肯定是不被中国接受的。如果美国愿意在关税,以及半导体等领域满足中国要求,那么一切都可以谈。
现实情况是,主动权在中国手中,中国在稀土、芬太尼原料等关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 “卡脖子”能力在谈判中形成威慑,例如美国军工、医疗等行业对稀土的依赖使其在关税博弈中难以完全脱钩。此外,中国通过墨西哥、加拿大等地的汽车零部件工厂布局,构建了规避关税的供应链弹性,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关税政策的实际效力。
反观美国,虽然暂时在高科技领域仍然掌握话语权,可以打压中国的发展空间,但这也只是短期内的优势。除此以外,中国通过布局新兴领域并逐步积累优势,尤其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对美国的 “非对称威慑”。
3.png

而且,美国靠农业以及金融业、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驱动力不足。农业是买方市场,而金融业又因为美元霸权出现裂痕随时可能会陷入低迷期。
所以,中国正从“被动应对” 转向 “主动塑造”;而美国受制于国内政治分裂和盟友离心,其单边施压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此次特朗普主动求助中国,恐怕只是中美贸易关系的一个缩影,未来美国有求中国的会越来越多。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袁周院长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