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第三轮谈判开启,美方冻结对华出口管制,还派代表团来京面谈

知鉴明史 · 5 小时前
7月28日,中美第三轮经贸高级别谈判正式开启。就在几小时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在华盛顿卷起文件,登上飞往欧洲的航班,口中念念不忘“中国必须停止从俄罗斯和伊朗购买原油”。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刚刚发布声明,欢迎“美方展现务实姿态”,但强调“不会接受无底线让步”。两国在北欧的会谈桌上重聚,背后却是一场全球关注的政治与市场的多重博弈。
1.jpeg

就在会议当日,外媒《金融时报》爆出重磅消息:特朗普政府亲自下令,冻结对华关键技术出口的新禁令,包括此前备受关注的英伟达H20芯片
消息披露后,美国商界一片哗然,波音、联邦快递、阿斯麦尔、杜邦等企业高层迅速集结,加入了一个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组织的代表团,准备奔赴北京,开启一场事关未来的面谈。
2.jpeg

这不是礼节性的访问,而是一次带着筹码、带着焦虑、也带着希望的“破冰之旅”。回望过去两个月,中美之间并非风平浪静。从5月日内瓦达成90天关税“休战协议”,到6月伦敦会晤初步框定合作方向,表面看似缓和,但美方并未真正停止施压。
美国一边谈合作,一边持续强化对中国半导体、AI芯片、高端制造设备的出口封锁。与此同时,中国并未被动应对,而是亮出暂停稀土出口的“王牌”,此举一出,全球市场神经瞬间紧绷。稀土,是中国手中最锋利的战略筹码。
3.jpeg

自5月起,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骤停,尤其是钕铁硼磁体、锗等关键材料的出货量几近归零,更有迹象显示,中方严控泰国、墨西哥等地的出口通道,彻底掐断美方绕道采购路径。
这一连串动作令美国防工业如坐针毡,洛克希德·马丁的导弹生产线甚至一度停摆。特朗普政府这才意识到,继续对华施压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于是,一个转向开始酝酿。特朗普本人出面,叫停了商务部拟定的新一轮对华出口禁令,并向外界放话“我们非常接近与中国达成协议”。
4.jpeg

与此同时,美联储也发布报告指出,若关税全面恢复,美国通胀率将上升1.5个百分点,这对于即将到来的大选结果无疑是致命打击。经济压力、政治考量、企业游说,三股力量促成了这场“冻结令”。
美国并非突然“良心发现”,而是被逼到墙角。中方在伦敦会谈后展现出极强的战略定力和经济韧性,出口顺差持续扩大,外资企业逆势加码投资中国,一个又一个信号释放:中国市场依然充满吸引力,中国底气十足。
5.jpeg

在斯德哥尔摩的谈判桌上,美方仍试图将地缘政治打包入经贸议题。贝森特在谈判前放出狠话,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试图将能源议题强行纳入谈判范畴。
但中方态度明确,经贸谈经贸,不接受“捆绑销售”。中方更愿意聚焦关税、技术封锁、市场准入等实质问题,不被地缘政治牵着鼻子走。就在谈判进行的同时,一个由30位美国CEO组成的高规格代表团,从华盛顿起飞前往北京。
6.jpeg

这次代表团规格之高,为4月以来首次,其中包括:联邦快递CEO拉杰·苏布拉马尼亚姆、波音公司多位高管、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等。他们此行的目的十分明确:重启中美商业磋商,特别是波音与中国的航空合作大单。
波音对中国市场的渴望早已不是什么秘密。2017年特朗普访华时,中美曾签署过高达300亿美元、涉及300架飞机的订单。
7.jpeg

可惜这一合作在关税战下被搁置至今。如今波音高管再度访华,既是为了抢回市场,更是在向特朗普政府施压,希望中美能尽快重建商业互信。但中国不会轻易打开大门。
波音的问题不仅是技术安全,还有政治立场。波音旗下部分子公司涉足对台军售,早已被中方列入制裁名单。若不作出明确承诺,解除与台军合作,恢复对华正常通道无从谈起。商业合作必须建立在政治清晰和安全可控的基础之上。
8.jpeg

中方在这场谈判中的策略极为清晰:以市场吸引力为筹码,以技术自主为后盾,以制度优势为保障,既不盲目迎合,也不轻易妥协。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我们有能力、有智慧、有底气应对任何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用数据说话。上半年新增外资企业同比增长超10%,出口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服务等新兴领域保持高速增长。即便在外部压力下,中国经济依然稳中有进。这本身就是对美国“去风险化”战略的有力回应。
9.jpeg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美谈判前48小时,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突然宣布暂停对美国化工巨头杜邦的反垄断调查。这一动作被外媒解读为“释放善意”的信号,杜邦股价应声上涨2%。
但知情人士透露,这并非撤销调查,而是战略性暂停,给谈判留出空间,一旦美方态度强硬,中方随时可以重启对杜邦的审查,作为反制手段。这是一场典型的大国博弈,攻守之间,尽显智慧。
10.jpeg

再看特朗普政府,虽然口头上暂缓对华出口限制,但美国国会却在同步推进《提高出口管制透明度法案》,要求BIS定期汇报对华出口详情,对白宫形成实质性掣肘。这也意味着,即便当前政策“松绑”,其稳定性依然存疑。
对中国来说,不能被“暂时的善意”迷住双眼。技术自主化才是破解封锁的根本出路,中方对此早有预判。
11.jpeg

即便拿到H20芯片,中国企业依旧坚持自主研发步伐,光刻机、EDA软件、国产芯片等领域加速推进,四川冕宁稀土基地、上海张江芯片园区正日夜赶工,这是中国对抗“阳谋”最有力的反击。
这场谈判,不仅关乎关税、芯片、飞机,更关乎未来。美国希望通过冻结出口换取暂时的缓和,中国则以制度优势与科技突破争取战略主动。谁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抢占上风,谁就能在这场持续的博弈中掌握话语权。
12.jpeg

三个月后,休战期将再次到来。特朗普究竟是兑现访华承诺,还是重拾关税大棒,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是合作还是对抗,我们都不会再被动应对。
中美之间的每一次交锋,都是全球格局变化的缩影。这一次,中国没有退缩,也不再等待。我们愿意对话,也不怕竞争。正如一位中国官员所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唯一的出路。”
13.jpeg

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在瑞典举行,美方主动释放缓和信号,冻结对华出口管制,并派出高规格商界代表团访华,意图重启商业合作。
中方保持战略清醒,以市场韧性和技术自主为支撑,回应美方挑战。谈判虽有积极表现,但未来仍充满变数。中方立场坚定,合作可谈,底线不让。
信息来源:
[1]中方对中美即将在瑞典开始的贸易谈判持何立场?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2]局势有变?第三轮谈判已就位,中方说了4个字,定调中美关系 速看前沿
14.png

15.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知鉴明史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