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494人考上清华北大,浙江2025高考再创佳绩,内幕揭秘

史海流年 · 10 小时前
2025年浙江省高考录取工作,于8月7日全部结束。共有29.6万名学子明确了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录取率高达约94%,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也有1.9万名学子,因为高考成绩的原因,未能进入大学就读。
从教育的心态上看,网友们、老师们、家长们和考生们,最希望录取到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就读,毕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才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那么,2025年浙江省高考,共有多少考生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呢,一起来看一看。


1.jpeg

统计数据显示,学军中学教育集团共有83人成功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就读,排名全省第一位。浙江省学军中学教育集团包括:学军中学西溪校区、紫金港校区、海创园校区、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杭州学军中学余杭学校、学军中学桐庐学校、学军中学临安学校、学军中学附属泰顺实验学校,等等。能够有这么多的考生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实力不容小觑。


2.jpeg

镇海中学教育集团,共有70人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全省第二位。镇海中学教育集团旗下的学校,包括镇海中学、镇海蛟川书院,以及镇海中学台州分校、嵊州分校、甬江校区、杭州湾分校和湖州南浔分校,等等。镇海中学是浙江省最尖高中,每年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人校,近几年都在70人左右,是老牌的高中强校。


3.jpeg

杭州二中教育集团共有58人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就读,录取人数排名全省第三位。杭州二中教育集团包括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东河校区、钱江学校、富春学校、第一附属学校、余杭学校、白马湖学校、树兰实验学校等成员校,等等。杭州二中教育集团的规模,也是非常有份量的存在。


4.jpeg

温州市乐清知临中学教育集团,共有35名学子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就读,排名浙江省第四位。百年名校温州中学共有30人录取到清华北大,排名浙江省第五位。杭州外国语学校、金华一中各有16人晋级清华北大,排名并列浙江省第六位。
诸暨海亮教育集团共有1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排名全省第八位。杭州市萧山中学、平阳浙鳌高级中学共有10人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并列全省第九位。共有10所高中,有10人以上的考生成功进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可喜可贺。


5.jpeg

余杭高级中学共有9人上榜,排名第十一位。绍兴一中共有8人晋级,排名第十二位。余姚中学、柯桥中学各有7人榜上有名,排名并列第十三位。鲁迅中学共有6人录取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第十五位。
6.jpeg

慈溪中学、宁波中学、温州育英实验学校、义乌中学各有5人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并列全省第十六位。2024年全省共有456人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025年比2024年增加了38人,增长率达到了8.33%,近1/12分之一,再次刷新了浙江省高考录取清华北大的历史纪录,再创辉煌。


7.jpeg

总之,2025年高考浙江省共有67所高中494名优秀学子成功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总人数仅次于北京市,排名全国第二位。根据浙江省2024年教育统计公报显示,全省共有普通高中669所普通高中,有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的高中学校数量,占比约10.02%。这反映了哪些显著特点呢?请容我逐一道来。


8.jpeg

从数据主体看,突出了各大教育集团及知名高中的录取情况。学军中学教育集团以83人位居全省第一,镇海中学教育集团70人紧随其后,杭州二中教育集团58人位列第三,这些头部教育集团的录取人数优势明显,彰显了其强劲的教育实力。


9.jpeg

数据分布呈现梯度差异。排名第四的温州市乐清知临中学教育集团有35人,第五的百年名校温州中学 30 人,第六的杭州外国语学校、金华一中各16人,后续排名的学校录取人数逐渐减少,形成了清晰的层次分布。​


10.jpeg

同时,体现了录取人数的集中与分散。有10所高中的录取人数在10人以上,而全省共有67所高中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且全省普通高中达669所,有录取生的高中占比约10.02%,占比约1/10。这说明既有部分学校集中了较多优质生源,也有不少学校有零星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数据还反映出地域分布的特点,这些有录取生的高中涵盖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11个地区,显示出浙江省内各地均有具备培养顶尖学生能力的高中。整体而言,数据全面且层次分明,清晰展现了浙江省高中在顶尖高校录取上的格局。
11.jpeg

浙江省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人数多,仅次于北京市的700多人,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请注意,这是进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主要内幕和录取方式。
第一,高考统招
浙江省的高中教育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整体基础扎实,在高考中竞争力强,容易取得高分,从而在统招中占据优势。


12.jpeg

第二,强基计划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家长对竞赛培训、科研项目的投入远超其他省份,形成“家庭——学校——高校”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的投入模式,使得浙江生源在强基计划的笔试与面试环节占据双重优势。
2025 年清华、北大及华东五校强基计划招生数据中,浙江以236人的绝对优势登顶,浙大还通过强基计划的 “交叉推荐” 机制,将省内顶尖生源向清北输送。


13.jpeg

第三,特殊人才培养计划
浙江是竞赛强省,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2025 年有众多学生入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清华大学物理攀登计划、北京大学物理卓越计划等特殊人才培养计划。这得益于省内丰富且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流的师资力量以及浓厚的教育氛围和家长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第四,国家三大专项计划招生
浙江省经济发展相对均衡,贫困地区较少,国家专项计划对其影响较小。但高校专项计划会为省内农村和贫困地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这些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也能较好地把握机遇。


14.jpeg

第五,高水平运动员及运动队
浙江积极推动体教融合改革,形成了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有益探索,如宁波体育运动学校的 “走训” 模式,帮助学生在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同时收获学业上的成果,为清华大学输送了杨倩等 12 名高水平运动员,增加了考上清北的人数。
第六,其他招生渠道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飞行员招生、核工业部定向招生等渠道,浙江考生也有一定的优势,这得益于浙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使他们在不同的招生领域中都能脱颖而出。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史海流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