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截至2025年7月27日),食品饮料板块整体情绪有所改善,但结构性分化明显。申万食品饮料指数上涨0.74%,跑输沪深300指数0.95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位。子板块中,预加工食品(+1.97%)和保健品(+1.88%)表现领先,而白酒、啤酒及大众品板块呈现不同走势。行业焦点集中于白酒板块的政策催化与啤酒板块的库存去化进展。
白酒:政策预期升温,头部企业强化品牌与技术壁垒
近期基建政策利好对白酒板块形成情绪支撑,但公募基金二季度普遍减配白酒,配置比例环比下降,主要受消费场景收缩影响。头部酒企通过战略升级应对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贵州茅台与控股股东共同成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推动酿造工艺与品质创新;山西汾酒发布升级版青花30复兴版,以设计焕新和品质提升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从批价表现看,高端酒批价企稳回升。截至7月27日,2024年飞天茅台散瓶批价环比上涨10元至1900元,原箱批价同步回升至1960元;五粮液普五、国窖1573批价分别稳定在900元和835元。行业分化和集中趋势延续,头部酒企通过品牌壁垒和技术投入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随着中报披露临近,市场对板块基本面预期逐步清晰,政策预期与估值修复或为后续关键催化。
啤酒:外卖平台扰动短期需求,成本下行释放利润弹性
啤酒板块短期受外卖平台补贴冲击,餐饮消费分流导致终端需求承压。6月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微降0.2%,上半年累计产量同比下降0.3%。但行业库存去化持续推进,龙头企业渠道库存已降至历史低位,板块估值回落至5年低分位。当前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低基数效应与消费政策刺激有望推动销量边际改善。
成本端利好逐步兑现,进口大麦价格同比下行,叠加产品结构升级(精酿、无醇等高端品类占比提升),行业利润弹性可期。此外,啤酒企业加速布局即饮场景与电商新渠道,对冲外卖分流压力。长期看,行业仍处于高端化与效率提升的成长周期,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优势与品牌溢价能力仍是核心支撑。
(注:本文数据及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不涉及投资建议。)
本文源自金融界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