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一个国家会变成这样?
一谈起柬埔寨,很多人想到的不是旅游天堂,而是乱糟糟的消息。看似风景好,背后的故事让人心里不舒服。真想知道,是谁让这块地变这么难。
过去的柬埔寨,不是现在这样。很久以前它其实很厉害,“吴哥王朝”是东南亚的大头,邻居国家都得听它的。那时风光足,庙也修得壮,留下许多石头印记。
可好景不长,辉煌总会落下。后来被周边几个国家欺负,土地一点点没了,最后更成了法国的殖民地。自豪感没了,连脸都丢了。
真正可怕的日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了。美国和越南打仗,却把战火烧进了柬埔寨。五十多万吨的炸弹把原本就穷的地方轰得稀巴烂。
村子没有了,地也炸成灰。许多人夜里一觉不醒,全都失去了。这样的轰炸打散了柬埔寨原有的东西,人心也变得乱糟糟。
乱里生怪,一个叫红色高棉的组织站了出来。他们要建立“天堂”,可结果大家都知道,等来的却是不折不扣的地狱。所有人都被赶去农村,钱被消灭,学校和庙全部关门。带眼镜都会被怀疑有知识,成了追命的证据。
在不到四年时间里,自己人杀死了超200万人,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很多有本事的人都被清理了。
所以现在柬埔寨给人的感觉就像个受过大伤的病人。卖数据还可以:每年GDP增长超过5%,外汇储备一直创新高。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数字。
但仔细看看老百姓,一个普通人每月工资只有不到两千块人民币。可是物价又特别贵,跟中国的大城里差不多。繁荣和难过同时发生,没有谁能解释清楚。
“柬埔寨是佛教国家,信佛的人占95%,但赌场到处都是,色情行业也很严重。诈骗园区一度有十万参与者。”
两种世界放在一起,寺庙的香烟缭绕,隔壁还有犯罪的节奏声。这就是现在的柬埔寨。
因为战争,男人折了不少,女人成了家里的主力,甚至社会格局都变得很特别。有些人生活太窘,走进了风俗行业。精神好的一面和乱的一面同时存在。
除了本地自己的努力,外面的人也想帮忙。最近几年中国投资最多,算是大金主。建经济特区,让厂子进驻,给了不少岗位,也把工业产值拉高。
金港高速,把原来六小时的路变成两小时,物流不再那么纠结。
而“德崇扶南运河”投资17亿美元,被看作是能改国运的关键。建好后,从此柬埔寨不必靠别人借道出海了。不用再看越南脸色。
还有一次大规模执法,中柬联手把电信诈骗的人集中遣返,显示大家是下了狠手。
但一切也不是说变就能变。外面的压力很多,美国和欧盟都对“中国产疗法”不买账。他们觉得中国帮得太猛,怕有麻烦,就开始使绊子。
他们制裁本地官员,还威胁要删掉服装出口的免税政策。这行业养活不少人,一旦崩了,日子更难过。
有些中国项目还被批评过。太封闭,跟本地社会隔离,有些民众觉得反而不方便。这也带来了就业、治安还有文化上的矛盾。
柬埔寨很像被绑在病床上的病人。国内外的医生开出药方,却不是自己能选的。要往哪边走,乍看是个迷。
地狱还是天堂?出路在哪里???
金港高速上的车来来往往,手机里的支付变得快捷,还有工厂一天天扩大,这些都是好转的迹象。但深处看,旧伤还在:贫富差别很大,社会规矩也不稳,过度依赖外部力量,这些像剪不断的绳子。
要想真正站住脚,得靠“输血”变成“造血”。完善制度才能断掉穷和犯罪的圈子。未来不靠别人施舍,也不全赖自己运气。只看这个民族能不能找到真正有用的治病药。
那些年留下的包袱
“殖民地、内战、外部干预、社会动荡,都是历史留下的包袱。”
这些问题改不了,影响着社会架构、文化传递,发展路很难一帆风顺。
如今的难题更复杂
局限不仅历史,还有经济。穷困和债务、教育和就业,好多人都被困在这些关卡上。国际资本抽身也带来新挑战,各种经济难题互相连着,像个死循环。
“柬埔寨的人,要一步步才能走回希望的路。只有翻过这些山,未来才可能真正变样。”
苦和拼,都是日常。
柬埔寨故事,是关于失去和守望。谁都希望,苦难会过去,生活能更好。可路到底怎么走,还得靠当地人自己拿主意。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