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双方海上对决:美国害怕的,不是东风导弹,而是“感知力”

风吟枪啸 · 昨天 11:36
1.jpeg

说起中美在海上可能的对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中国那东风系列导弹,特别是东风-21D和东风-26这些反舰弹道导弹,能打几千公里,专治航母战斗群。确实,这些导弹名头响,射程远,速度快,美军航母编队要是挨上一发,麻烦不小。但你要问美国海军高层最头疼啥,他们可能不会直说导弹,而是挠头想想中国军队那越来越强的感知力。
啥叫感知力?简单说,就是战场上抓信息、传信息、用信息的能力。在现代海战里,这玩意儿比单纯的火力更要命,因为你得先知道敌人在哪儿,怎么动,才能打得准。东风导弹再牛,没感知力支持,它就瞎猫碰死耗子,命中率大打折扣。美国怕的,正是中国在这块儿追上来,甚至局部超车,让美军以往的信息优势没了影儿。
2.jpeg

先从背景说起。中美军事竞争这些年越来越热,尤其是南海和台海周边。美国海军全球部署,航母编队到处转悠,靠的就是情报网发达,能早早发现对手,占先手。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醒悟,信息化战争是未来趋势,得从机械化军队转向信息化。海湾战争美军那场秀,让全世界看明白,信息主导战场。美军用卫星、预警机、雷达网,精确打击伊拉克部队。
中国那时起步晚,但后来发力猛,投入大笔钱搞装备升级。到现在,中国海军感知力体系基本成型,包括对空预警、反潜探测、侦察卫星这些环节,都跟上节奏。一些军事评论员直言,如果中美在西太平洋开片,美军航母群不怕导弹雨,就怕中国那张信息网,让他们藏不住身。
3.jpeg

拿对空预警举例,这直接决定舰队能不能及时发现来袭飞机或导弹。现代海战,空中威胁最大,反舰导弹、战机、无人机全从天上来。美军靠E-2D预警机和宙斯盾舰的SPY雷达,探测范围广,能同时跟踪几百目标。中国海军不甘落后,052C驱逐舰上装346型相控阵雷达,S波段工作,探测大目标能到370公里。升级版346A在052D上,用水冷系统,范围拉到400公里。055大驱的346B更狠,氮化镓材料,功率大,探测560公里。加上X波段雷达盯低空目标,低飞导弹也跑不掉。
中国还用舰载直升机补盲区,卡-31滞空2.5小时,扫描120公里内战机。直-18J国产版续航3小时,范围300公里。未来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上舰,预计600公里探测,速度快,升限高。美军F/A-18或鱼叉导弹来袭,中国舰队早早锁定,防空导弹就能迎头拦住。隐身导弹如AGM-158,低空雷达30公里内抓到。俄罗斯莫斯科号巡洋舰2022年被乌克兰海王星导弹击沉,就是预警雷达弱,没及时发现。这事儿提醒大家,感知力弱,舰艇就是活靶子。
4.jpeg

反潜这块儿也关键,美军核潜艇多,洛杉矶级噪音105-120分贝,海狼和弗吉尼亚级低到98分贝,南海活动频繁。中国反潜网用舰首声纳、拖曳阵列、反潜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层层布防。H/SJD-9舰首声纳探测12公里,主被动模式,水下图像清晰。H/SJG-206拖曳声纳下放300米,搜索100海里。SJG-311低频版精度更高。
直-9C和直-18F直升机投放浮筒,吊装声纳定位潜艇。运-8Q和运-9Q陆基飞机航程长,磁异探测器找金属目标。高新6号2015年服役,传感器先进,在南海巡逻投放浮标网。美潜艇想靠近,中国网一兜,深弹或鱼雷跟上。水下噪音低再牛,没感知力发现不了。
5.jpeg

侦察和电子战是感知力的另一面。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实时定位,覆盖全球,精度高。电子干扰机压制美方信号,扰乱雷达。JH-7改装版挂吊舱,释放干扰弹掩护舰队。美军以往靠信息不对称碾压对手,现在对中国不行。中国感知力强,美军没法隐秘行动,只能硬碰硬导弹对射,战局均衡多了。一些分析说,东风导弹是杀手锏,但感知力是基础,没它导弹白瞎。美国智库报告承认,中国在海上无人机和太赫兹扫描仪上领先,能从轨道看美潜艇,美军老设备跟不上。
时间线上看,中国海军信息化从90年代起步,2004年国防白皮书强调信息化带动机械化。2011年数据链迭代快,2012年辽宁舰服役,2015年白皮书提近海防御远海护卫。2019年山东舰入列,2022年福建舰下水。2025年智能化融合,国家领导人推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合一。海军舰艇总量增,052D批量生产,055开工。南海常态巡航,舰队对抗美军侦察。美军回归海洋控制,印太战略针对中国,但中国感知力升级,让美方投鼠忌器。
6.jpe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风吟枪啸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