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唯一退出联合国的印尼,为何曾狂妄要统领东南亚,如今命运怎样?

卢师财经 · 前天 20:28
1965年,雅加达。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加诺,不止是霸气喊话,还真带着几乎全国的民族情绪“飙车”:我要让全世界看看,东南亚不是你们西方的殖民后花园!
可时间过去六十年,再回头看,这场惊天动地、声势浩大的“退群”冲动,给印尼到底留下了什么?蘸点黄袍加身的历史归来,抢占潮头的印尼,如今究竟手里握住了什么牌?其实,这背后的故事不仅关乎领导人的野心和国际舞台的碰撞,更和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民生冷暖紧密相连。
1.jpeg

翻翻印尼的旧账单,三百年荷兰殖民,几乎把这片热带天堂啃得只剩骨头。日军的铁蹄碾过,短短几年,却也让民族的独立种子彻底发了芽。1945年,好不容易等来独立,又被英国、荷兰“回马枪”威胁,硬生生打到1950年才正式喘口气。
可独立并不是前路坦途。1950年代,印尼初进联合国,满怀憧憬地想在国际舞台混个脸熟。现实却啪啪打脸——谁还管你个贫穷边角的岛国?正当这边还在为内政经济吵破头,地缘政治的风云变了。
2.jpeg

1963年英国一手撮合马来西亚联邦,硬是把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拼在一起。按照印尼人的说法:“我们和沙巴、砂拉越多少沾点亲带点故,你这没跟我们商量,合成大联邦,是不是又一场新殖民阴谋?”。
3.jpeg

印尼军队往婆罗洲一渗透,小规模游击+袭扰,把马来西亚逼得脑门冒汗。可局面没走老路。老牌帝国英联邦压根没给你机会“单挑”——英国海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撸袖子上场,直接和印尼军队过招。联想到今天“强队装备、弱队拼命”的大赛剧情,当年的印尼可谓妥妥翻车。
4.jpeg

而经济上的天花板,更让民众叫苦不迭。美国、苏联都不带你玩了。1965年之前,美援一年还能有1.3亿美元;一转脸,只剩区区2000万。全国外汇,缩水到连眼泪都快哭干。教科书还没讲完的经济危机,让城市闹饥荒、农村满是怨气。
民生之艰难、民族自尊的斗气、强权对话下的现实碰壁,全夹杂在这场“退群风暴”里。
不过,这场国家“赌气秀”并没有持续多久。1965年9月,政变大戏拉开帷幕,军队里的左翼军官借夜行动,连环杀掉数名右派军头。苏哈托迅速反扑,“清党”与“清算”声中,上万共产党人和普通百姓命丧黄泉。
5.jpeg

那几年,谁都活得心惊肉跳。苏加诺的神话也随之瓦解,被迫把权力交给苏哈托。新政权的第一件事就是悄悄跑回联合国大门前,态度180度大转弯。
不得不说,历史讽刺感拉满。1966年9月28日,印尼代表重新坐进联合国会场。这“闹剧式”退群,最终以莫大的尴尬收场。“苏加诺式民族自尊”的英雄剧本,在现实铁拳下变成一纸空文。
6.jpeg

到了今天,印尼还是当年那个满腔热血的少年吗?答案是:并不。
7.jpeg

2025年,印尼“取闹”的风格彻底换了样。它不再嚷嚷要用炮火洗刷什么国际秩序,反倒成了东南亚最富活力的大国老大。人口2.8亿+,GDP世界前二十,减贫、数字化、基建全方位按键升级。
基层民众过得咋样?贫困率降到8.47%,是近二十年最低点。国家大力补贴交通、分发工资补助、高铁、高速公路一个接一个,全民“出行体验”肉眼可见地改善。小贩能多挣几块钱,大城市青年也可以投身旅游、会议经济,找点新活路。
8.jpeg

可是就业难,尤其年轻人,焦虑指数不亚于中国和欧美。而官僚体系的老毛病,地区发展不平衡,外部经济风浪,这些谁都躲不开。
新一代的印尼人,总算明白一个道理:力量和尊严,不是靠“拍桌子退群”换来的,也不是天天喊打喊杀能赢的。真正要让世界服你,得靠就业、科技、文化和产业链。
9.jpeg

10.jpe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卢师财经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