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人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五年冰封之后,印度终于宣布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这一决定于2025年7月24日正式生效,标志着两国关系迈向缓和的重要一步,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中印关系跌入低谷,双方边境紧张局势持续。
但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地缘政治格局再次洗牌,印度对华政策也出现了微妙变化,可在这场龙象共舞的背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似乎看到了重启中俄印三边机制的契机。
印度恢复对华旅游签证的决定并非单方面行为,今年3月份中国率先解除了对印度游客的签证限制,并同意重新开放西藏的冈仁波齐山和玛旁雍措湖,允许印度香客前往朝圣,这些圣地自2020年边境冲突后就对印度游客关闭。
7月初印度外长苏杰生访问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双方确认了关系正常化的进展,印度驻北京大使馆表示,这一决定将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
可签证恢复只是表面现象,双方关系的深层次问题仍未解决,尽管2024年10月印度总理莫迪和中国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并就边境问题达成部分共识,但中印之间的核心争端,3,379公里长的实际控制线(LAC)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此外印度对华经济政策仍然谨慎,虽然印度国内确实有声音呼吁放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限制,特别是在外资大规模撤离的背景下,但莫迪政府至今未采取实质性措施,中方提出的恢复直航、签证便利化和互派记者等建议也未完全落实,印度对华态度的转变部分源于其与美国关系的调整,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迫使印度寻求战略平衡。
就在中印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之际,俄罗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登科近期表示,莫斯科正在积极推动恢复中俄印三方机制,中国外交部随后表示,中俄印合作不仅符合三国各自利益,也有助于地区和全球和平、安全、稳定与进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斯瓦尔则更为谨慎,称任何决定都将以相互便利的方式作出。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此前曾多次尝试促成中印高层会晤,在2020年边境冲突爆发后几个月,俄罗斯就曾促成中印高级国防和外交官员的两次高层会晤,普京在2021年12月与中印领导人的单独会谈中也曾推动两国举行峰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今年5月公开表示,是时候恢复中俄印三方机制了,此后俄罗斯高官在多个场合提及这一机制。
俄罗斯之所以热衷于重启这一机制,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希望打破其在乌克兰战争后面临的地缘孤立格局,另一方面普京政府意识到,俄中关系的力量天平已明显向中国倾斜,这使莫斯科在与北京谈判时处于不利地位,拉拢印度加入三边机制,可以为俄罗斯提供更大的战略灵活性。
对印度而言,参与三边机制可能成为其与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特别是在北约秘书长吕特威胁对支持乌克兰和谈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后,印度发言人当时暗示,不排除重启与中国、俄罗斯的三方合作机制,但是印度也清楚,与中国的竞争是其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这也是印度今年与美国加强防务合作的主要原因。
而中国对重启三边机制的反应则相对冷淡,中国外交部此前回应称,愿意与俄印就推进中俄印合作保持沟通,但没有提及重启,这种措辞的微妙差异反映了北京的谨慎态度,事实上,中国在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中已经与俄印有充分接触,没有必要再建立一个可能被利用来制衡中国的三边机制。
对于中国来说,与印度关系的改善主要基于双边框架,而非第三方主导的多边机制,中国外交部强调,恢复旅游签证和直航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指出印度的签证条件不合理,暗示两国关系仍有改善空间。
总的来看,印度对华态度的转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战略考量,也有经济需求,而俄罗斯急于重启中俄印机制的意图不言而喻,在中美对抗加剧的背景下,培育一个能够平衡西方影响力的欧亚联盟。
可中印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消除,真正的龙象共舞仍需时日,无论如何,各方都应该看清,任何合作机制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才能持久稳定,否则只会成为埋藏在中国面前的地缘政治地雷。
信息来源
参考消息 时隔五年,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外交部 韩正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