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者提问李光耀:印度该怎样崛起?李光耀:没有人能改变印度
“印度是改变不了的”。这是新加坡之父李光耀,给印度的答案,面对印度学者的提问,李光耀语不惊人死不休。
“国父”李光耀可是凭一己之力,将新加坡拖出深渊的大人物,印度做梦都想完成“大国梦”。
于是,希望李光耀能指点迷津,也给印度指一条明道,然而,印度学者求知若渴的询问,如何崛起印度?
却换来一句无法改变,自然淡定不了,倒不是李光耀不想传授经验,而是“出了名”的印度实在有点没招。
那么问题来了,李光耀从何得出的结论?印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1. 隐形失业
印度的经济情况,单看表面的话好的一塌糊涂,就连美国华尔街的精英都要俯首称臣。
GDP增速更是一骑绝尘,连国际货币组织都由衷感叹,印度是真的快啊,孟买更是指数接连突破历史新高。
另外,印度的数字经济,属实数一数二的成功好手,二维码支付已经将信用卡完美压制,UPI的支付接口,成为了国民级别的制度渠道。
放眼望去,印度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无一不传达出印度很成功的信号,只是,这仅仅只存在于印度的大城市。
印度是个人口大国,别看新德里等都市烈火烹油,实际上只占了小部分,更多的是农业上的困境。
大多数印度人,还在农业领域里打转,并没有脱离农民的范畴,虽然很多印度人从事农业种植,可架不住收益过于不景气。
连一小半的GDP都达不到,由于赚不到钱,印度农民们干脆跑到新德里抗议,并不是他们有闲功夫闹,而是实在过不下去了,没招了,只能这么干。
此外,印度尽管人口众多,可并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提供不了过多的就业岗位。
更多的是徘徊在失业路口的年轻人,岗位严重不足,导致,无数毕业生被困在家中,被迫做起了家里蹲。
空有人口实力跟不上趟,可以说,印度的贫富差距相当大,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关于印度的卫生问题也是堪忧,经济发展不起来也就算了,居民环境一言难尽,不少游客前往印度后,不是闹肚子就是赶紧离开当地,前往其他地方治病。
恒河水也成为了病源池子,下水一趟直接保送“ICU”,基础设施也一言难尽,十几年了都没能改善成功。
可以说,印度简直就是个极其矛盾的国家。
2. 种姓制度
最重要的是,种姓制度在印度如同刻在DNA里的存在,高种姓与低种姓天然的就有壁垒。
不光不会通婚,也不会交朋友,只为保证高种姓的血统纯净,不被污染,说实话,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属实是糟粕。
按理来说,应该在历史的长河中直接消亡,奈何印度法律上是废除了,提倡人人平等。
可种姓制度依然存在,且照样严格执行,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区别对待,即便被取消,也抹不去精神上的种姓制度。
对血统的追求到了痴迷的地步,并在社会上形成了鲜明的等级制度,神奇的是,印度百姓很是推崇。
本来,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结果莫迪又要恢复,属于一觉回到解放前,不仅没进步还退步了。
种姓制度怎么不算是一个“大毒瘤”,深深扎根在印度人的身上,要知道,低种姓的人从事的都是,非常繁重与脏污的工作。
不是通下水道,就是挑大粪,一点都没夸张,需要半截身子泡在粪水里,可想而知,出来后整个人身上的味道,有多么“美妙”。
而高种姓的人只需要躺平享受就好,婆罗门、刹帝利重启光明正大的辉煌生涯。
要问莫迪为啥这么干,说白了还是跟个人利益挂钩,政治需要罢了,难道他真的不知道种姓制度的危害吗?其实心里门清。
可危害跟自己的利益一比,瞬间就不重要了,由于“白事囍办”过于优秀,以至于莫迪很想摘掉“活笑话”的帽子。
所以不断找存在感,“大国梦”的加持,又不知天高地厚,盲目乐观,种种行为下,致使印度别说原地踏步了,后退都是小事。
况且社会治安也不大行,女性的危险因素层出不穷,所以印度哪怕在国际上出名,也是丑事传千里。
由此可见,印度要改变,简直异想天开,处处是阻碍,难怪新加坡之父会给出这样的回答。
3. 外交“左右逢源”
国内不行也就算了,对外印度依旧操作拉满,毫无技巧全是“感情”,大概是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过于突出,发展的日新月异,完美活成了印度眼中“大国”的样子。
因此,对于中国,印度广安狠毒杂,羡慕嫉妒恨是有的,向往也是挡不住的,于是,效仿中国成为中立国,印度一直在进行。
可惜,东施效颦啊,一点精髓没抓住,只学了个皮毛,说是中立,实际上就是左摇右摆,一会跑美国热情洋溢,一会又跟俄罗斯亲如哥俩,一会又跑到基辅表达支持。
给印度着实忙坏了,但一通操作下来,好感度半点没涨不说,还下降了不老少。
“墙头草”的名号,瞬间喧嚣尘上,在对待中国上,印度同样游走奇葩路线,不是跟美国站一块,就是各种找存在感对着干。
不得不说,还得练啊,显然,外交上的“中立”以失败告终,李光耀可谓是一针见血的,看穿了印度的根本问题。
信息来源:
印度恢复种姓普查——2025-07-25 00:06·环球时报
种姓制度——百度百科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