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为什么袁绍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笨吗?真相超过你的想象

尸骨鱼 · 4 天前
作为曹操前期的主要竞争对手,袁绍失败后被各方抹黑,给袁绍罗列的罪名,很多严重不符合事实。
首先解释一下,陈寿的三国志并没有过于抹黑,三国志写的很简略,那些黑材料主要集中在裴松之加的注解里,但这些注解基本被后汉书全盘引用,所以也算得上是史料了。



三国里说是郭图劝袁绍迎接天子,而裴注和后汉书却变成了沮授劝说,袁绍不听,理由一是汉献帝本来就不是袁绍心目中的皇帝人选(汉献帝是董卓所立,废立时袁绍很不满,曾经劝说刘虞登帝,但被拒绝),二则是认为汉室衰弱,抢来皇帝只是个累赘,任何命令都要先向皇帝申请,反而麻烦。
其实有没有汉献帝,基本与官渡之战无关,如果赢了,汉献帝还是自己的,但是输了,就连这一条也变成了罪过,就像某人说的,失败了连呼吸都是错误的。



虽然这么说,还是来分析一下,就算袁绍愿意,他能不能做得到。后汉书献帝传,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内战,搞的长安一带民不聊生,把皇帝和大臣当成了工具,抢来抢去,汉献帝呆不下去,开始东逃,但先去了山西安邑。
为什么往这个方向跑,因为献帝并不是孤身出逃的,有董承、杨奉等人的护送,后面还有李傕郭汜的追兵,一路打打停停,董承等人在曹阳被大败,献帝一度只能躲在稻田里,所以只得求助外援。董承找了白波帅韩暹胡才和匈奴左贤王等人求助,集合军队打败了追兵,才得以前行,从陕县渡过黄河,去了安邑。
也就是说,献帝并不是一开始就去了洛阳,而是先去了山西,身边也不是只有宫女太监,一路都有军队护送,而且各方势力错杂,打的没完没了。

196年正月,献帝在安邑祭天,并改元建安,是为建安元年。到了二月,董承等人内部也闹起矛盾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总之韩暹和董承干起来了,汉献帝没办法,这才开始往洛阳跑。
196年七月献帝才抵达洛阳,先在郊外祭天,八月辛丑日进了洛阳宫殿,辛亥日曹操就到了,宣布自任司隶校尉总领尚书,接管了洛阳,庚申日就决定迁都许昌,己巳日,献帝进入曹操军营,开始向许昌进发。
虽然不懂天干地支,不知道这中间差几天,但撑死中间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说袁绍拒绝逢迎天子,根本就是欲加之罪,他压根来不及反应,更何况这不是像沮授说的那样,派几个人过去就能解决的事。献帝还在安邑的时候,老曹也派了曹洪去,但被董承军队拦住了。
最后曹操是怎么去的?亲率大军过去打跑了韩暹,杀了几个侍中尚书,罢免了杨彪等人,这才把控制权拿到手里,这根本不是逢迎天子,而是打架抢天子,跟抢民女差不多。
袁绍当时什么情况?他正在跟公孙瓒死掐,袁绍与公孙瓒之争,前期是大劣势,一直到197年才开始占据优势。196年你要袁绍亲率大军南下去抢天子,就算时间来得及,你问他敢不敢?

197年袁绍开始反击,大举进攻幽州,田丰认为大军滞留幽州,不如去许昌把天子抢过来。这根本是胡扯八道好吗?公孙瓒是什么人,你现在放着他不管,任他喘息,再过几年谁知道鹿死谁手?
另外,去许昌抢天子就意味着跟曹操撕脸,这一打起来,先不说打得过打不过,这一仗要打多久?北有公孙瓒,南边再加一个曹操,身处两大强敌围困,袁绍要真这样干,他还能活多久?这压根就是个脑残主意好不好,脑子进水才会听他的。
连李傕郭汜之类都知道抢献帝,袁绍不懂这个道理?那就是太小瞧他了,他不是不愿意,而是做不到。老曹为什么可以?一是地利,陈留,老曹起兵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今开封陈留镇,离洛阳近在咫尺,只有他能第一时间赶到。

二是当时老曹已经把袁术赶到了九江,吕布赶到了徐州,剿平了张邈,身边再无强敌,所以他有条件亲率大军出征,打败韩暹,收服董承,把皇帝的控制权把持在手里。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尸骨鱼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