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突然回国,身边换了人,懒懒没再出现,头发却先上了热搜——风一吹,像一顶随时会掉的假发。
很多人把这一幕当成又一场“旧人哭新人笑”的连续剧,其实更像一次公开体检报告:发际线后移、发量稀疏、人瘦了一圈,连那台价值百万的电视机都遮不住岁月在他头上写的批注。
别急着替他惋惜,也别急着替懒懒喊冤。
恋爱长跑里,一方在意大利街头拍合照,一方在日本夜店安慰醉酒姑娘,再同步的行程也填不上不同频的心。
懒懒最后一次被镜头捕捉,是在欧洲返程的机场,之后就像被按下静音键。
有人说她像库洛米玩偶,可爱到让人想收藏;可收藏久了,玩偶也会落灰,王思聪的橱窗永远需要新款。
新女伴背着Hello Kitty包,穿得像刚下床,却和王思聪的休闲风莫名搭调。
吃瓜群众笑她“睡裤出门”,我倒觉得这身打扮挺诚实:反正镜头只记录三秒,舒服比精致更划算。
至于那台被千里迢迢运到日本的百万电视,工程师跨国维修,像极了一场行为艺术——屏幕坏了可以修,信号断了可以续,唯独遥控器握在谁手里,得看当时谁坐在沙发上。
王思聪的“花心”早被写进人设,可人设之外,他也在用头发和体重提醒所有人:再有钱,也买不到逆生长的套餐。
懒懒没出现,不一定是输;新女伴出现,也不一定是赢。
感情从来不是淘汰赛,更像一场随时换座的地铁,有人到站,有人上车,座位空出来,铃声就响。
看客们最该学的,是别把别人的故事当自己的剧本。
王思聪的头顶在报警,普通人的发量也在告急;他换女伴的速度上了热搜,我们换工作的频率可能连朋友圈都懒得发。
与其盯着别人的假发,不如摸摸自己的发际线——它不会撒谎,也不会因为你是素人就手下留情。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