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中美是“老对手”了,美国军演频频,关税加码,还在台湾问题上玩起了小动作,中国稳扎稳打,经济军事实力稳步提升,看来太平洋上空的乌云越来越浓了。
就在2025年上半年,美国国防部高调抛出巨额军费提案,直指中国为主要挑战,同时特朗普在白宫仪式上公然把台湾列为所谓的“国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即回应,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不容动摇,而且中国的发展已经让美国那套霸权把戏越来越玩不转了。
美国太平洋军事布局升级
美国近来在太平洋地区动作不断,主要就是为了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压力。从2025年初开始,美军就启动了一系列大规模演习,而且拉上了不少盟友一起练兵。
比方说,7月10日启动的REFORPAC 2025,这是美国空军主导的最大型太平洋空中演习,涉及超过300架飞机,参与方包括美国空军和其他军种,还有盟国部队。
演习地点覆盖关岛等地,重点练的是在复杂环境下生成和维持空中力量,目的是提升对潜在对手的应对能力。而且,这次演习是美国国防部新一代部门级演习系列的一部分,持续到8月初,强调与盟友的协作。
此外,美国还推动盟友加大投入。澳大利亚主导的Talisman Sabre 2025于7月14日开幕,这是美澳最大规模联合军演,涉及超过3.5万名军人,来自19个印太和欧洲国家。演习包括陆海空多域作战训练,地点从澳大利亚延伸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结尾仪式定在8月4日。
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也首次深度参与类似太平洋演习,英国的航母战斗群驶向南海,显示出北约力量向亚太倾斜的趋势。这些演习每天开销高达数千万美元,却坚持高强度进行,足见美国的战略决心。
日本和菲律宾作为美国在亚太的前沿伙伴,基地升级也在加速。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经过改造,已能停靠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日本横须贺基地扩建航母泊位,设计标准匹配美军福特级改进型。
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地下弹药库扩容工程完成超八成,储量可达10万枚精确弹药,新建的远征作战指挥中心电磁防护达到北约最高标准。这些设施升级源于美国对西太平洋战略要冲的重视,特别是针对中国在该区域的活动。
美国国防预算调整也透露出焦虑。2025年春季,白宫提出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的军费方案,原计划每年削减8%的开支被彻底放弃,转而冠以“应对中国威胁”的名义。国防部长在5月31日的一次讲话中警告,中国威胁真实且可能迫在眉睫,呼吁亚洲盟友提高防务支出。
日本在2025年国防白皮书中将中国列为最大安全挑战,增加巡逻。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军在亚太战备物资投送效率较前下降21%,而中国区域拒止能力年增长率稳定在15%以上。这种差距让美国将演习假想时间设定在2040年至2050年,需要时间重构作战体系。
美军高层多次承认现有体系不足。美国海军中将表示,必须实现跨军种无缝衔接和盟友深度整合。空军参谋长提到,要在“重返太平洋”计划中解决以往演习暴露的问题。
法国阵风战机编队、德国电子战部队、西班牙海军陆战队加入太平洋天空演习,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群全速赶赴南海。
同时,美国与伊朗对峙加剧,但智库结论是,美军需十年才能具备与其他大国一战的能力。这十年间,中国也在快速发展,形势对美国不利。
特朗普对台政策转变曝光
特朗普上台后,对华政策更趋强硬,先是推动关税升级,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税率,宣称是为了平衡贸易逆差。
2025年4月3日,他在白宫举行的关税仪式上,举起一块标满各国关税的牌板,将台湾单独列在“国家”栏下,税率设定为特定水平。
特朗普团队随后在国务院网站上删除“不支持台湾独立”的旧表述,进一步加剧紧张。
与此同时,美军展开跨域演习,模拟未来冲突场景。空军机群从关岛起飞,海军舰队在南海巡弋,盟友力量融入其中。这些演习暴露美方对第二岛链安全的担忧,中国六代战机曝光后,美军深感压力。
除此之外,特朗普暂缓对台湾关税,意图拉拢台当局,但报告数据显示,美军在台海地区军事存在较十年前缩减约15%。
战略模糊加上实力衰退,让美国台湾牌的操作空间缩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援引经典宣言,表示将奉陪到底,挫败一切阴谋。美国霸权支柱包括美元、美军等,但外媒认为,中国已动摇其根基。此次关税调整冲击全球支付体系,更动摇盟友信任。美元维系依赖美国经济实力、金融信用和消费市场,但贸易保护主义正破坏这一平衡。美国每年超发货币,通过中国制造商品完成价值循环,打压中国只会加速内部经济问题。
智库评估,美军需十年重塑能力,但中国同期进步更快。即使拉拢欧洲盟友,他们不愿与中国直接冲突,日本、澳大利亚也需权衡后果。太平洋演习不过是安慰剂,一旦开战,美军将陷入困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维护核心利益。
中国通过经济军事实力,已对美国全球主导形成冲击。美元机制依赖中国商品,美方措施反加剧内部负担,盟友信心渐失。军力上,美智库判断需十年蓄力,但中国进步更快,胜算渺茫。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