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10分却坐穿板凳,郭士强对王俊杰的“狠手”值得吗?
一场本该被胜利冲淡的小波折,成了男篮亚洲杯开赛至今最热闹的谈资:20岁的王俊杰,上半场高效率砍下10分,下半场却被郭士强直接“隐形”。
8月7日,中国男篮将迎战第二个对手印度,球迷的注意力却还在那个板凳席上的年轻人身上。
先复盘“两喜一忧”的赛前情报
一,久违的小组赛开门红。自2015年长沙之后,中国男篮首次在亚洲杯首战赢球,靠的是最后五分钟防守反击一口气把沙特按住。赢球不稀奇,稀奇的是赢球的方式——先挖坑后填坑,比大胜更提气。
二,同组中国台北95:87掀翻菲律宾。没有克拉克森的菲律宾,被省队多点开花打懵。若菲律宾再翻车,中国男篮淘汰赛就少了一道最难啃的骨头。
忧则来自印度,揭幕战他们把约旦拖进加时,五人得分上双,裁判哨子稍偏就让冷门擦肩而过。助教现场回传的情报只有一句:人人能投,人人敢突,再拿老眼光看印度,会吃大亏。
比对手更抢镜的,是王俊杰的“冰火两重天”。15分钟里,8投4中、10分4篮板、效率值+9;后两节却毛巾挥到手酸,一秒没上。
官方解释只有一句:“防守经验不足,对手改成一大四小,需要更高大的四号位。”听起来像战术调整,却挡不住球迷刷屏:“经验不足就比连续送2+1的队友还差?”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第二节末,王俊杰一次追防三分犯规,郭士强瞬间暴怒,暂停时质问:“他能投进三分吗?”小伙子点头回嘴:“他有篮,我只想干扰。”
赛后郭士强再被追问,也只是重复“防守未达标”。一句话,年轻人的学费被一次性收走,而且不找零。
数据却替王俊杰说话:真实命中率62.5%,全队第三的防守效率;首发四号位赵嘉义22分钟7分3篮板,命中率46.7%。
若只看纸面,王俊杰更配得上“未来答案”四个字。他有三分、能持球推反击、也能顶抢篮板,20岁的冲劲本该是破局利器,如今却成了更衣室新闻的主角。
8月7日面对印度,若郭士强继续掐表换人、老将,很可能被对手跑轰拖进泥潭。印度首战快攻得分比约旦多6分,三分命中率38%,一旦起势,中国队退防的老毛病会再被放大。
给王俊杰15分钟的轮换时间,不只是给年轻人机会,更是给球队多一种攻防节奏。
赢球可以掩盖很多问题,却掩盖不了人才培养的断层。亚洲杯才刚开始,如果下一场赛后,我们讨论的依旧是“板凳末端的暴扣王”,那才是真正的尴尬。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