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误会太深!直到官媒揭张雪峰真实现状,才懂董宇辉那句话含金量

黄毅来了 · 6 天前
1.png

文|生生
编辑|黄毅来了
<hr>每年一到高考季,张雪峰总是被家长们反复提起的名字。
骂他的人和捧他的人一样多。
2.png

当教育专家们谈论“理想与远方”时;
他张口就是偏激的糙话,用着最“鲁莽”的语言告诉你最直接的答案。
3.png

直到最近的一次访谈中,人们才看清他的“真面目”。
4.png

01
张雪峰本身的经历就是无数底层高考学子心中钦佩的存在。
一个来自东北小县城的“做题家”努力读书考成绩。
5.png

经过多年艰苦的北漂,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一步步闯入更大的舞台。
他会看准时机牢牢的抓住成名的机会,运营账号,参加节目。
6.png

在积累一定人气后,他果断开始带货、卖书、开班,一气呵成。
他曾自曝,自己每年仅靠讲课就能挣几百万。
7.png

显然,他的直播间成了无数迷茫学子和家长的“香饽饽”。
一次连线可能排上好几天才能轮到。
8.png

在直播间里,他会针对不同家庭的情况和孩子本人的性格,为其制定精确的建议。
一些对大众而言很是“冷门”的学校和专业,在他那里也是信手拈来。
9.png

在连线里,你常常能听到他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对某一高校、专业作出判断。
对于那些在偏远地区的家长和孩子来说,张雪峰的存在为他们打破了信息差。
10.png

他在直播间里的形象,一直是那种典型的豪爽、直言不讳的东北人。
他容易情绪激动,对待来者不善的网友直接开喷。
11.png

可一旦面对那些普通话不标准,心诚恳切的家长,他又耐心引导,诉说利弊。
12.png

学生家长提出的困惑虽然各不相同,但大家的需求都差不多。
只是希望能用有限的分数,够到孩子能达到的最高高度。
13.png

不求“一飞冲天”,但求努力不浪费。
对无数迷茫的高考家庭而言,他的专业基础和坚定的建议,就像一股强劲的风,把他们心中原本摇摆不定的那根稻草,吹往一个确定的地方。
14.png

或许他的受欢迎正是因为他的“敢”,敢于用最糙的话说出最真的大实话。
15.png

但巨大的荣耀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争议。
“我孩子要是学新闻学,我就把他打晕。”
这番言语引来了一些院校教授和专家不满。
16.png

紧接着他所说的“文科就是服务业”的粗俗的比喻与言辞再次使他被炮轰。
以他那套“务实主义”的标准看,对考生谨慎学文的建议也并非全无道理。
17.png

在大众眼中,他是那个敢说真话、打破教育信息差的勇者,为无数寒门学子指明方向。
18.png

可在部分人心中,他又是制造教育焦虑、裹挟商业利益的“罪魁祸首”。
其言论充满功利主义色彩,误导学生和家长。
19.png

他的这些话会被剪切、传播,引发争议,继而为他带来更多流量。
可他本人甚至是享受这种争议,或是以之为豪的。
今年高考前后,他宣布暂停了2025年的直播。
20.png

有人说他是“迫于压力”;
也有人说他是高考填报志愿人数多,压力太大;
甚至有人说他“动了太多人的蛋糕”,这番言论引发大众诸多猜测。
21.png

而在最近与新浪财经 CEO 邓庆旭的对话中,他又展现出别样的一面。
在视频中他侃侃而谈,也让我们看到了脱离直播间后他的“真实”一面。
22.png

02
在董宇辉直播间爆火的那段日子,不少人称其“狂赚28亿”。
但他也澄清过,流水高不代表利润大。
23.png

虽然董宇辉的直播间年销售额近百亿,但农产品的佣金远低于大众的想象。
这样的质疑也同样出现在了张雪峰的身上。
24.png

“有人说你一年高考季就可以赚好几个亿,这是真的吗?”
这是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在对话张雪峰时的一次犀利提问。
25.jpeg

他听后立马否定,表示说这些话的人一定都不了解商业。
营业额不等于利润,进账多不代表赚得多。
他甚至还曾说过自己名下连块砖都没有。
26.jpeg

对于车子、房子、钱财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
“我骑个电动车都比开车快。”
27.jpeg

虽然名下公司好几家,但他从不给员工设立KPI。
调侃自己像个“被架空”的老板:
“30万以下的单子,他们自己就可以做主。”
给了员工充分的自主性和包容度。
28.png

在聊到关于儿女的培养时,他称自己有考虑过让女儿高考完后不上大学,而是推迟一年入学。
29.png

因为想让女儿带着目的去学习,还和新浪财经的CEO举例表示:
“比方说,你女儿来我身边当助理,我女儿去你身边当助理。”
在了解了整个商业的运营逻辑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这样学习才最高效。
30.jpeg

这样一个对下属包容、对教育清醒、对大众直接的人。
受欢迎是必然的,但受争议也是在所难免的。
31.png

很多看过他直播的人都会这样评价他:
“不是个好人,但绝不是个坏人。”
32.png

张雪峰的“真实”,在于他从不装“圣人”。
他承认自己赚钱,却也不在自己名下留太多资产,没有太多有钱人的架子。
在大街上也从来只是骑着小电驴来回穿梭。
33.png

他承认自己说话“不好听”,但给的都是真心又务实的建议。
网友见多了包装出来的“完美偶像”,听够了空洞的“正确话”。
反而对张雪峰的“糙理”格外喜欢。
34.png

他骂过“新闻学坑人”,却也说过如果孩子真喜欢,会给出最好的专业院校建议。
他说过“文科是服务业”,却也给喜欢的孩子们推荐如何更好的走上这条路。
35.png

即使你没文化没钱,他也会给你最真挚的建议。
他的偏激的语言里藏着妥协和体谅,带着棱角,却也透着温度。
36.png

结语
他的“功与过”我们尚且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张雪峰这个名字已经深深的烙印在很多家长的心中。
37.png

他的言语或许带着过多的“个人见解”,但对底层人民来讲却是受益良多。
而他的经历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受欢迎不在于完美无缺,而在于敢把真实摊开。
如何在外界的喧嚣中保持自我内心的清醒才是最重要的。
38.png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北青网|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把他打晕,张雪峰一句话遭大学教授怒怼
封面新闻|不满“文科都是服务业”言论,一文科博主起诉张雪峰
新浪财经|张雪峰谈创业:野蛮生长,信任团队深耕行业
39.png

40.png

41.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黄毅来了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