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报名刚结束,听说政策改了好多。我们班同学都开始讨论,有说数学题简单了能多拿分,还有人说录取线要乱套。班主任上周专门开了班会,让大家别光顾着高兴,得先把变化吃透。
这届高三从暑假就开始搞双休,本以为能轻松点,结果老师天天催着做卷子。隔壁班的王磊总说自己考不上一本,现在听到扩招消息又开始熬夜复习了。其实政策确实变了,但想靠这些逆袭还是得自己努力。
教育部最新文件显示,今年双一流扩招两万人。不过具体到河南湖北这些大省,每个省名额也就五六百。班主任说咱们这种普通中学,能出几个双一流学生本来就不现实。倒是刚成立的那14所公办本科院校,分数线应该比以前低些。
数学试卷这次换了出题人。去年咱们做模拟卷,压轴题能做出来的不超过三个人。现在听说新组长偏向基础题型,三角函数和几何题会多一些。上周测验时确实没出特别难的,但老师提醒说不能掉以轻心,基础题得分率高,竞争反而更激烈。
最刺激的是录取方式变化。原来一本线差一分都没用,现在批次合并了,只要总分过了本科线就能填志愿。有学姐说她表妹去年差三分没上一本,今年这种情况能捡漏。不过赋分制也有风险,选科优势学科分数能涨,但偏科太厉害反而会吃亏。
家长们最近在群里吵得厉害。有人觉得政策利好,让孩子继续读重点班;也有人说扩招带来更多名额,普通班学生上本科机会大了。王磊他妈特意从县城赶来,问能不能换个实验班。老师说关键看自己,政策只是提供了机会。
学校开始组织模拟填报演练。电脑室挤满了人,教务处发的指南足有50页。我们组讨论时发现,原来二本学校的不少专业都升了级。比如工程技术学院现在招人数翻倍,分数线比去年低了二十分。
体育锻炼现在成了规定项目。每天下午跑圈四十分钟,班长说这是为了保持体力。确实有同学考试时晕过场,现在大家都重视起来了。晚自习前还有五分钟拉伸,虽然很多人嫌麻烦,但老师盯得紧。
有些同学开始调整复习策略。刘洋以前数学差很多,现在专门刷基础题。李婷物理很强,英语拖后腿,她准备把优势科目分数拉到最高。班主任建议大家别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短板制定计划。
网络上的说法各异。有人说扩招是形式主义,学校跟不上就会烂尾;有人说赋分制会让分数虚高,将来就业不好。但对我们这些正在备考的学生来说,只能按规矩来。
新政策下志愿填报变得复杂。以前填个一本、二本就行,现在要考虑赋分换算、学校新增专业。隔壁班有个学霸,专门买了辅导书研究,说要把每个分数可能性都算出来。
老师反复强调自主管理学习。自习课没人盯着了,得自己安排时间。有人选择分科轮着学,有人坚持按天计划。反正每个人都在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现在每天六点起床背单词,中午看错题,晚上总结。虽然比以前累,但至少知道该怎么走。政策变化给机会,能不能抓住还得看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就当放手一搏吧。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