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英国专家严厉警告:中美若开战,极具毁灭性,战场不在国内!

懂点历史赵富贵 · 昨天 16:39
前言

中美之间的博弈早已不是新闻,但英国战争研究权威克里斯托弗·科克尔生前的一番话,却像一记重锤,敲在了全球神经最敏感的地方。他说,如果中美真的开战,那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
1.jpeg

不只是打个仗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秩序都可能被打碎。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场仗,很可能不在本土打,而是在网络、太空、乃至你我每天依赖的手机信号背后——悄无声息地爆发。
看不见的战场:战争早就不是“你打我一枪,我炸你一桥”了

科克尔不是普通学者,他是牛津博士,跟着战争史泰斗迈克尔·霍华德出身,伦敦政经学院教了40年,写了27本书,连北约都请他当智囊。他说话,不是信口开河。他曾在《不可能的战争》中就预言:中美之间如果起冲突,战场不会出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战壕,而会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维度。
2.jpeg

你以为战争就是航母对航母,导弹对导弹?那就太老派了。今天的战争,首先打的就是“你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太空——中国已经具备在战争首日摧毁九颗美军卫星的能力,这可不是科幻小说。卫星一倒,全球定位系统全瘫痪,连你点个外卖都得靠猜。
再比如网络攻击,中国黑客有能力对美国航母系统发动“网络版珍珠港事件”,让价值150亿美元的巨舰变成漂浮的铁壳子。
3.jpeg

这一切不是假设,而是现实能力的清单。如果真爆发战争,不需要轰炸机起飞,几行代码就能让华尔街瞬间变“鬼城”,让医院停电、地铁停运、金融系统归零。科克尔说得直白:人类不是死得最多,而是“退回了石器时代”。
一根链子断,全世界都得疼:中美一打,超市货架都空了

如果说网络和太空是看不见的战场,那全球供应链就是战争的“神经系统”。中美两个国家,占了全球GDP的40%以上,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你死我也活不了”的问题。上海港一封,纽约股市就得蒸发几万亿美元。马六甲海峡一被封锁,油价分分钟飙到三位数,全球加油站都得排长队。
4.jpeg

科克尔指出,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再是区域性的擦枪走火,而是系统性崩塌。不光是经济,连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会被严重干扰。想象一下,卫星系统瘫痪,连时间都对不上,物流停摆,药品进不了医院,孩子上不了网课,城市陷入黑暗,楼下便利店的货架比疫情时还空。
更可怕的是,这场战争还牵动着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和俄罗斯、朝鲜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5.jpeg

但问题在于,一旦真打起来,谁都靠不住——“大难临头各自飞”不是谣言,而是历史规律。1914年的欧洲就是前车之鉴,大家都以为经济绑得紧就不会打,结果一场误判点燃了整个世界。
警钟已经响了:战场虽远,火星却近在眼前

科克尔临终前留下的警言很冷静:“战争一旦开启,无人能独善其身。理性常被高估,而误判永存。”说白了,就是再聪明的国家,也可能在一瞬间犯下致命的错误。看看2023年中美军舰雷达互锁事件,谁敢拍胸脯说这不会是下次战争的引信?
6.jpeg

好消息是,办法不是没有。科克尔提出的三条建议,听起来不复杂,但要做起来却不容易:第一,建立危机热线机制,像冷战时美苏那样,出事前先打个电话;第二,划清军事红线,比如舰机之间至少保持什么距离,别动不动就贴脸“秀肌肉”;第三,优先搞合作,比如气候变化、反恐、公共卫生,这些事谁都绕不开。
中国其实早就有所准备。油气管道不再死盯马六甲,已经有中缅线和“西伯利亚力量2号”在补位;芯片卡脖子问题也在全力突破。靠着完整的工业链和14亿人口的市场,中国正努力让自己在全球博弈中不被“扼喉”。
7.jpeg

但说到底,中美之间的关系如果滑向深渊,对谁都没好处。这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大家都得陪葬。战争一旦开始,不是谁有多少导弹,而是谁还能过上正常的日子。
结语

这场潜在的冲突,不是冷冰冰的数据游戏,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挑战。科克尔已经用他一生的研究告诉我们:中美之争,不该也不能走向战争那一步。世界不是个擂台,而是个共享的屋檐。打烂了一个角,雨水会淹所有人。我们能做的,是把每一次误判的可能性,变成一次理性的选择。这不仅是对国家智慧的考验,更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底线的拷问。
参考资料:
英国专家郑重警告:若中美发生冲突,将是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战争
2025-08-08 中华网
警惕美对我实施太空战的潜在风险
环球网 2022-05-09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懂点历史赵富贵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