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高考后选路:600万考生落榜本科,这3条出路更靠谱?

小德说金 · 昨天 12:58
2025年各省高考录取工作刚收尾,一组数据让不少家庭睡不着:全国1335万考生里,500万左右能进本科,剩下835万要面临“落榜”。对这些考生和家长来说,眼下最急的不是伤心,是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网上家长群里这几天吵翻了天。有山东家长说:“孩子考了420分,公办本科够不上,民办一年学费3万5,四年下来20万打不住,毕业要是找不到好工作,这笔钱就是打水漂。”江苏家长接话:“我们这更纠结,复读一年多花5万,明年政策变不变还不知道,万一分数没涨反而跌了,咋办?”也有广东家长转风向:“邻居家孩子去年专科毕业进了供电局,现在月薪8000+五险一金,比我家读民办本科的侄子挣得还多,要不看看专科?”
还有人把矛头指向地域差异。河南考生家长在论坛发帖:“北京考生500分能上公办本科,我们这500分连民办线都悬,同样读书凭啥差距这么大?”马上有浙江家长反驳:“光抱怨没用,我同事去年把孩子户口迁到海南,今年480分就上了公办,虽然折腾,但至少给孩子一个机会。”不过更多人觉得迁户口不现实:“工作、房子都在老家,为高考举家搬迁,风险太大了。”
我倒觉得,落榜本科不是世界末日,关键是别被“唯学历论”困住。这些年就业市场早就变了,企业招人越来越看重“能不能干活”,而不是“有没有本科证”。去年国家电网公开招聘数据里,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录取率比某些二本院校还高,因为这些学校的课程直接对接电网岗位需求,学生在校就能考电工证、继电保护证,毕业就能上手。
1.jpeg

有人说专科“低人一等”,那是没看到职业教育的新变化。2024年教育部出的文件里提到,职业本科招生规模要扩到50万人,这些学校虽然叫“职业本科”,但毕业证和普通本科效力一样,关键是专业设置更务实。比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二就安排去西门子、三一重工实习,去年毕业生就业率98%,起薪比普通二本平均高1500元。
纠结民办本科的家庭,不妨算笔明白账。民办本科四年学费+生活费,保守估计15万,要是学的专业太虚,比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毕业大概率只能做文员、销售,月薪4000左右,回本周期至少10年。但要是选对专科专业,比如铁路类、护理类,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每年40%毕业生能进铁路局,起薪6000+五险一金,工作稳定,三四年就能把学费挣回来。
还有条路被很多人忽略:技能培训。去年人社部数据显示,参加IT运维、新能源汽车维修等短期培训的学员,就业率达92%,平均起薪7500元。我认识个湖北考生,去年高考失利后没复读,去参加了华为认证的网络工程师培训,三个月考下证书,现在在互联网公司做运维,月薪1万2,比同届读民办本科的同学挣得还多。这种培训周期短(3-6个月)、成本低(学费2-3万),适合想快速就业的考生。
当然,选路得结合孩子情况。要是孩子基础还行,愿意再拼一年,复读也不是不行,但要选对复读学校。那些升学率高的复读班,往往有针对性的提分方案,比如弱科专项训练、真题模拟高频次,去年河北某复读学校数据显示,400-450分段的学生,复读一年平均提分80分,刚好够上公办本科线。但要是孩子本身不爱学习,硬逼复读反而浪费时间。
地域差异确实存在,但普通家庭很难靠迁户口改变。不如把精力放在“选专业”上,避开那些“听起来好听、找工作难”的文科专业,多关注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比如“十四五”规划里提到的新能源、高端制造、养老护理,这些行业未来5年人才缺口大,不管是专科还是职业本科,学这些专业找工作不难。
说到底,高考落榜只是人生路上一个岔路口,不是死胡同。公办本科、民办本科、专科、培训、复读,每条路都有成功案例,关键是别盲目跟风。有的家长看别人报民办就跟着报,看别人复读也逼着孩子复读,最后反而耽误孩子。不如坐下来和孩子聊聊,他是想早点挣钱,还是想再拼一次考本科,根据实际情况选路,比啥都强。
你们身边有高考落榜后选对路的例子吗?要是你家孩子面临这种情况,会优先考虑专科、培训还是复读?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小德说金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