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中美较量胜负已分!美无牌可打,关键时刻,中国对美出口稀土暴增,要给特朗

博览新说 · 5 小时前
据报道,2025年6月,352.8吨稀土磁体从中国港口启程驶向美国,单月出口量较5月暴涨660%。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科技资源战争。
四个月前,中国将钕、镝等关键稀土元素纳入出口管制,全球工业界顿时陷入恐慌。福特汽车芝加哥工厂的流水线戛然而止,欧洲汽车供货商协会紧急报告生产线关闭,日本铃木小型车生产直接暂停——稀土磁体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瞬间扼住了高端制造的命脉。
这些看似微小的材料,实则是撬动万亿产业的支点。
在特斯拉电机里,它们驱动电流精准转化;在维斯塔斯风机中,它们捕捉每一缕风的能量;手术室里的核磁共振仪、工厂里的机械臂、甚至你口袋里的手机,都依赖其强大的磁性能。当中国在全球稀土冶炼分离纯度(99.999%)和晶界扩散技术上领先欧美5-8年,这份技术代差构成了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1.png

稀土(资料图)
出口激增绝非偶然。
6月中美达成的贸易协议成为关键转折,“优先处理存量订单”的条款让出口许可证发放效率飙升至90%,积压的2000余吨订单如开闸洪水般释放。但这并非全面解禁。中国稀土集团战略人士透露:“对美出口严格控制在配额的60%以内。”精准调控既缓解了国际压力,又保留了谈判筹码。戏剧性的是,就在数据公布次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菲律宾总统时突然表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访华”。
此时距8月12日中美暂停加征关税截止日仅剩三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第三轮贸易谈判箭在弦上。
美方的应对尽显被动。
国防部耗资4亿美元重振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分离产能仅恢复到设计值的45%,磁材成品率不足60%。所谓“电子垃圾回收”方案更沦为笑谈——从旧手机提取稀土的成本高达380美元/公斤,是中国磁体进口价的2.3倍。当参议院强推《关键矿产法案》要求2027年对华依赖度降至30%时,通用、特斯拉等巨头联名反对。
现实很残酷:美国战略储备仅能维持9个月,而缅甸稀土进口骤降70%与几内亚政局动荡,更凸显供应链的脆弱性。
2.jpeg

稀土(资料图)
中国并未满足于短期战术胜利。
就在出口恢复之际,中科三环联合21家企业提交“永磁材料制备新工艺”国际专利申请,剑指2026年到期的日立金属专利壁垒。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稀土永磁体碳足迹核算方法》,悄然将环保标准铸成贸易新规则。更深刻的变革在需求端涌动: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单台需消耗2-5kg钕铁硼,其量产计划或使2026年全球需求激增300%,中国企业已锁定90%磁材预订单。
地缘政治的棋盘上,稀土博弈早已超越贸易范畴。
当美国财长贝森特试图将伊朗、俄罗斯石油议题纳入贸易谈判,中国外交部明确划出红线:“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高调宣称“最强大合作伙伴始终是美国”时,特朗普却当场表态“不介意菲律宾与中国融洽相处”——昔日围堵中国的战略,正被现实利益瓦解。
3.jpeg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全球产业链的呼吸节奏,依然随着中国的政策脉搏起伏。
6月中国稀土磁体总出口量达3188吨,环比增长157.5%,但同比仍下降38.1%。这种收放自如的调控能力,源自对资源、技术、市场的三重掌控。当美国参议员在国会山争论《关键矿产法案》时,中国工程师正在实验室将晶界扩散技术推向新高度;当欧洲车企为磁体短缺焦头烂额时,中国港口货轮正装载着获得出口许可的磁体驶向全球。
当特朗普站在椭圆办公室说出“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时,窗外正驶过恢复生产的福特探险者SUV。660%的出口激增不是妥协让步,而是以强大产业实力为支撑的主动布局。中国用精准调控证明:真正的战略主动权,源于不可替代的技术深度与供应链韧性。
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里、海上风机的叶片中、未来每一度清洁能源转换的背后,这场围绕“工业维生素”的博弈,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的底层逻辑——规则制定者的权杖,终将属于手握核心技术的国家。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博览新说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