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2025高考录取大变天,高中生三年规划指南来了

王老师说高考 · 7 小时前
随着全国各省份2025年高考集中录取工作基本完成,今年的高考录取呈现出诸多“反常态”现象,这些变化背后有着深层原因,也为广大高中生提前布局学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1.jpeg

一、2025高考录取的“反常态”现象


1. 名校部分专业爆冷:
观海新闻报道,北京大学个别专业在湖北、陕西等省份首次录取时出现“空档”,像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等专业,不得不参加征集志愿。


在多个新高考省份,北大的一些专业组出现缺额情况。不仅如此,部分“211”高校在部分省份的录取情况也不尽人意,如广西大学物理类003专业组在甘肃的投档线较低 ,较特招线低了65分 。


2. 传统热门专业遇冷:
曾经考生和家长眼中的“香饽饽”临床医学专业,今年在多地遇冷。


据新时高考网数据,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在浙江招生人数没变,投档位次却下降了300多位;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在山东的投档位次从1788位跌至2647位,跌幅近千名 。


在山东高考录取中,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投档位次均有所下降。


3. 师范、警校、海关院校等分数线走高:
上海海关学院在江苏、山东等地的投档线表现亮眼,在山东投档线最高的专业是法学,投档位次为22107名,对应分数604分,超过多所985高校在山东的录取线。


在江苏,其05专业组投档位次为2618名,对应分数为657分,超过了同济大学等高校。


本科公费师范生类专业、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居高不下,山东职业学院等拥有铁路背景的高职专业院校录取线走高,部分专业投档线提升超1万个位次 。


4. 新型研究型大学崛起:
首次招生的大湾区大学在广东省的最低投档分为622分(全省排名13266),投档分数跟华南理工大学齐平,超过了暨南大学。


今年首次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浙江投档分为656分,仅比浙江大学低2分,比“双一流”高校宁波大学高出60分。

二、录取变化背后的原因剖析


1. 志愿填报模式变革:
新高考省份实行“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类)+院校”两种志愿填报方式,将专业推到了“台前” 。


以往依托高校名气的“兜底效应”减弱,考生和家长更加关注专业的办学实力和就业前景,使得名校“冷门”专业缺额或录取分数线大幅降低 。


2. 就业“求稳”心态主导:
在当前就业环境下,考生和家长更倾向于选择毕业后有稳定工作的专业和院校。


师范、海关、警校等院校,毕业后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机会较大,像上海海关学院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比例高,所以受到考生追捧。


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时间长,本硕博连读至少8年时间,还要有3年规培 ,从入学到具备独立行医资格时间跨度长达11年,使得部分考生望而却步。


3. 对专业前景的理性判断:
考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通畅,对各专业未来发展情况有更清晰的认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互联网、AI技术发展,文科类专业受人工智能替代、公共服务岗位饱和双重挤压,就业前景不明朗,所以像小语种、公共事业管理等文科专业遇冷;
工科类专业对应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扩张,岗位需求大,如2024年工信部数据显示电子信息类岗位缺口超200万,所以工科专业报考热度攀升 。


4.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独特优势:
新型研究型大学定位“小而精”,招生人数少,专业几乎全是时下热门专业,跟行业前沿联系密切 ,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符合考生对优质教育资源和未来发展的期望,因此受到高分考生关注。

三、高中生提前布局学业的建议


1. 尽早规划职业生涯:
从高一开始,就要思考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方向。


可以通过参加职业体验活动、与不同职业的人士交流、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各职业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 。


如果对教育行业感兴趣,那么可以朝着师范类专业努力;若希望进入金融领域,就要关注相关财经专业的要求。


2. 根据职业规划选择学科:
新高考模式下,选科对未来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影响重大。


如果想报考工科专业,物理、化学通常是必选科目;想读医科,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会更有优势;若倾向于文科类专业,历史、政治等学科则不可忽视 。


比如确定未来想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那么高中阶段要学好数学、物理和信息技术,为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3. 提升综合素养:
除了学科成绩,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生要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 。


参加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参与学科竞赛能提升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科技创新活动则有助于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经历在高校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


4. 持续关注高校和专业信息:
利用课余时间,关注各大高校的发展动态、专业设置调整、优势学科变化等信息 。


可以通过高校官网、招生宣传资料、教育类媒体等渠道获取。


了解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就业去向等差异,为将来填报志愿积累足够的信息,避免在志愿填报时盲目选择。

2025年高考录取变化给高中生和家长传递了清晰信号,只有提前做好学业规划,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才能在未来的高考和职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王老师说高考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