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比69,大运会女篮决赛中国把美国拉下马,12张球星卡把冠军班底一次亮全
赢球那天是7月26日,北京凌晨三点,朋友圈刷屏的不是加班狗,是熬夜看球的校园球迷。
有人留言:原来大学生也能把世界第一打哭。
名单先摆出来,一眼看过去全是学生。
刘禹彤、唐子婷、曹博怡、李青阳、李星诺、张书璇、张笑、张梓涵,八个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直接把北师大变成了国家队分部。
陈玉婕在华中科技大学,田媛媛在中南大学,娜汉在云南师范大学,赵若含在上海交通大学。
十二个人,七所学校,没有职业合同,没有百万年薪,干翻的是NCAA全明星。
很多人以为大运会是走过场,查一下就知道,美国队这次来的是俄勒冈、斯坦福、UCLA的主力,平均身高1米85,臂展吓人。
中国队平均身高1米83,看着差不多,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投篮分布。
美国队三分出手占比42%,中国队只有29%,但是禁区得分多了14分,简单说就是人家投,我们凿,最后凿赢了。
刘禹彤的内线强吃是杀招,官方统计她在决赛拿下18分11篮板,实际观感更夸张,背身要到位,球给进去就是两分。
唐子婷的三分冷箭同样关键,第三节连中两球把分差拉到10分,现场解说直接破音。
最惊喜的是陈玉婕,178的小后卫,面对190的黑又硬照样突,罚球6中6,心脏大得离谱。
北师大这次成了最大赢家。
过去五年,北师大女篮在全国大学生联赛拿了四次冠军,校队日常训练对标WCBA,早八点到晚八点,文化课插空上。
刘禹彤高考文化课560分,进校第一天教练说,先学会写论文再谈扣篮。
这种模式让球员既保留学生身份,又拥有准职业强度,大运会金牌算是交卷。
有人担心学生球员打完比赛就散伙,其实完全相反。
WCBA选秀就在大运会结束一周后,十二个人全部报名,北师大四人锁定首轮。
职业队愿意赌,一是年龄真小,最大的刘禹彤才22岁;二是比赛气质硬,决赛落后7分那两分钟,暂停回来连得9分,战术执行力比一些职业队还稳。
更值钱的其实是这张金牌背后的校园体育账本。
北师大女篮一年经费不到三百万,包含机票、住宿、教练工资,算下来一个人二十多万。
对比职业队,一个主力年薪就超这个数。
用学生身份打国际比赛,省下的钱拿去请外教、买设备,投入产出比高得惊人。
其他学校已经抄作业,清华、北大、厦大今年全部扩招女篮特招生,分数线水涨船高。
球迷最关心的是,这批人能不能进国家队。
答案是快了。
女篮世界杯后,郑薇教练组把大运会录像剪成两小时版本,重点标记了刘禹彤的低位脚步、唐子婷的弱侧协防。
内部消息说,九月集训名单会留三个位置给大学生,谁先适应谁就先上。
最后回到那十二张球星卡。
身价一栏暂时空着,因为学生球员没有工资。
但再过半年,等她们穿上职业球衣,数字就会更新。
有人可能签百万合同,有人可能继续读研,唯一确定的是,大运会那一晚的81比69,会被写进中国篮球的下一页教材。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