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比的是思维能力,但前提是学习意愿,学习毅力是基础,高中的孩子很辛苦,吃不了学习辛苦的孩子,往往在中考就已经分流,能够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的孩子,全力以赴学习只是每个孩子的标配。
在投入度相近的情况下,大家比的就是谁思维能力更强!
高中思维能力分化,有着极为明显的陡坡效应,上学期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就体现特别明显,相当数量的初中学霸,进入高中后理科开始跟不上,不得不选择文科或者艺术生。
但高考又与中考不同,并不是做大致的分层,而是真的一分一操场的排名选拔,初中学霸大致考个差不多成绩就行,但高中阶段同层次学生之间,仍然存在极为激烈的竞争。
600分正常实力的学生,无论怎么考,也不会被520分水平学生超越,但也超常发挥不到650分,但却有可能比不过平时580分水平的学生,也有可能达到620分的新高度。
上次小几十分的差距,学校层次不同,可选择的专业不同,未来人生的道路也不尽相同。
很多学生往往最好的一次成绩,或者最差的一次成绩,恰恰发生在高考。
在能流利决定其大致所处位置时,高考的发挥决定最终的成绩,之所以高考的成绩往往很容易高于平时最高分,或者考出平时最低分,就在于高考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临场发挥因素影响更大。
高考压力大于平时,这种压力既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发挥,也又可能使得其水平打折,高考依赖基本能力,但比拼的又不完全是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尽可能的得分依赖的不仅是熟练度,还有应变的能力,以及一点点的运气。
这也是高考的残酷之处,但运气也是能力的一部分,高考不仅考的是能力,也是心态和运气的比拼,一年又一年高考临近,高中的孩子都很不容易,加油!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