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FIBA亚洲杯1/4决赛,中国男篮如何面对老对手韩国。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最新分析指出,这场比赛的关键,除了火力外,篮板争夺将是决定胜负的焦点。
韩国队的小组赛篮板表现并不理想,面对澳大利亚时,篮板数以26比42大幅落后;虽然战胜黎巴嫩,但篮板仍以26比34吃亏。内线身高不够,主要靠2.07米的金钟奎顶着,归化中锋罗健儿离队后,护框能力明显下滑。反观中国队拥有胡金秋(2.11米)、余嘉豪(2.21米)两大身高优势,必须借此压制对手篮板。
苏群特别强调,篮板争夺不能只靠内线,外线球员冲抢篮板的积极性同样关键。韩国队对黎巴嫩篮板失控,很大程度上就是外线球员缺乏冲抢意识。中国队必须避免打联防时篮板被削弱的弊端,建议改用盯人防守,强化卡位,全面争抢篮板。
<hr>余嘉豪轮换问题
作为典型中锋,余嘉豪移动速度较慢,面对韩国快速挡拆和外线火力会吃亏。韩国核心李贤重和柳基相三分准星高,曾对黎巴嫩合砍15记三分球,换防迟缓将导致外线防守漏洞。
苏群建议,减少余嘉豪上场时间,更多启用机动性更强的胡金秋(小组赛场均13分11篮板),并搭配王俊杰组成小阵容,提高换防速度。余嘉豪应限定在对方内线强攻时短暂派上场。
<hr>针对韩国的三大战术重点
- 外线高压盯防
派朱俊龙(2.01米)紧贴李贤重,利用体型干扰投篮;程帅澎和高诗岩负责缠斗柳基相,减少他们接球机会。
- 快攻提速
韩国退防速度偏慢,中国队可多打转换进攻,发挥赵睿、胡明轩的速度优势,避免陷入阵地战泥潭。
- 内线造犯规
韩国内线深度不足,胡金秋的中距离和篮下强攻能迫使对方防线收缩,为外线射手创造空间。
<hr>背景补充
韩国三分表现波动大,对黎巴嫩时手感火爆,命中率高达57.9%;但面对澳大利亚时骤降至27.3%,显示他们对防守压力的依赖。
心理层面,中国男篮近十年对阵韩国胜率超过70%,2023年亚运会更是84:70轻取对手,心理优势明显。
<hr>总结来看,中国队要以篮板保护为核心,搭配机动阵容限制对方三分火力,发挥内线身高优势掌控节奏。对余嘉豪的轮换要精准施策,扬长避短,才能在1/4决赛中占据主动。
你觉得这套战术能帮中国队击败韩国晋级四强吗?欢迎评论分享你的看法!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