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承诺继续调整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以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
本联合声明基于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讨论情况。本次会谈是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所建立的机制框架下召开的会议。
“这一联合声明符合市场预期,意味着外部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将延续中美日内瓦会谈以来的缓和态势,有助于稳定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此前一直希望中国能在关税面前屈服,但是中国不吃这一套,坚决果断采取了反制措施,特朗普又不想马上撤回关税威胁,所以目前只能将24%的关税一再延长。
“但是有不少国家已经在美国滥施的关税政策面前选择屈服,所以特朗普并不甘心,将来不排除还有可能对中国重新施压。”白明说。
7月10日,出口汽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突破6800亿美元。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双边贸易规模巨大,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从商品贸易到投资、技术、服务,几乎覆盖了现代经济的方方面面。
白明认为,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对双方来讲都非常重要,中美再次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是一个难得的缓冲期,有助于双方进一步交流经贸问题,推动取得更多磋商成果。
“预计接下来的90天内,中美双方还将就芬太尼关税、出口管制、缩小双边贸易差额等议题进行磋商。”王青对风口财经表示,从美国与其他经济体达成的协议,以及美国此轮贸易战的目标来看,未来美国较大幅度下调对华实际关税税率的难度比较大,后期谈判还会经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接下来重点关注美国针对芯片、药品等行业加征关税进展,以及8月29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取消包裹进口关税豁免。这些措施都可能对中国出口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
5月19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装载外贸集装箱的货轮驶出港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事实上,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给全球经贸秩序带来严重冲击,但中国外贸一直保持了强大韧性。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我国7月出口额同比增长7.2%,增速比6月高1.3个百分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其中,我国对美出口同比下滑21.7%,降幅较6月扩大5.5个百分点,对全球出口增速反而有所加快。
按美元计,7月中国对欧盟、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主要市场的出口增速分别达到9.2%、4.6%、19.2%,分别比上月加快1.7、11.3、15.8个百分点,7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增速继续保持在16.6%的高位,仅比上月小幅下行0.3个百分点。
整体上看,在美国对华高关税背景下,当前我国出口中的贸易转移现象较为突出,对稳外贸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青认为,下半年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对中国出口的冲击会逐步体现出来,尽管冲击的时点在后移。预计四季度国内有可能推出新的增量政策,包括财政发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些措施将有力对冲外需放缓,确保完成全年“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当前中国政府负债率偏低,国内物价也处于偏低水平,宏观政策空间充裕。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