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2025年茅台跌破2000元?!情绪经济如何重构消费逻辑?

何止李财 · 8 小时前
一、茅台“倒挂”背后:消费与投资属性的加速分化

茅台价格的“年份悖论”(年份越新跌幅越小)并非偶然:

  • 新年份茅台(2025年):跌幅仅5元,1945元/瓶
    → 金融属性主导:整箱未开封、流动性强,投资者视为“硬通货”
  • 老年份茅台(2023年):暴跌50元,2150元/瓶
    → 消费属性增强:开瓶率上升,整箱拆散后收藏价值稀释
2025.6.16 茅台报价
这一分化印证了市场对“消费品”与“金融品”的切割

  • 投资逻辑:流动性为王,完整性即溢价(新年份整箱)
  • 消费逻辑:为体验买单,为场景付费(老年份适饮期)
而泡泡玛特的爆发,正是将“消费逻辑”中的情绪价值推向极致。
二、泡泡玛特:情绪经济的全球样本


  • 数据印证情绪溢价
Labubu 3.0隐藏款二手价达1200元(原价99元,溢价超12倍),常规款溢价100%+
2025年Q1海外收入暴增475%,北美增速895%-900%,美国门店排队长达500米
Labubu的封神之路与泡泡玛特的“IP之力”

  • 情绪消费的底层逻辑
63%消费者坦言:购买盲盒是为缓解职场压力,拆盒瞬间多巴胺分泌量为普通消费的3倍
明星效应×文化符号:泰国公主将Labubu挂上爱马仕包,蕾哈娜带它亮相时装周,使其成为“社交货币”
茅台满足的是味蕾与收藏欲,泡泡玛特贩卖的则是即时快乐与身份认同——这正是情绪经济的核心。
三、情绪经济如何重构消费逻辑?

两大案例共同揭示消费市场的范式转移
案例印证

  • 茅台:老年份因开瓶消耗导致整箱价值衰减,指向实物消耗=价值损耗
  • 泡泡玛特:Labubu被拆盒把玩后,反而因社交传播助推二手溢价,体现情绪共享=价值增值
四、从“囤货”到“囤情绪”,我们进入了情价比时代

茅台的价格分化和泡泡玛特的全球狂热,共同宣告了一个新消费纪元的到来:商品的价值不再仅由原材料或年份定义,而是由它承载的情感共鸣与社交资本决定
潮玩出海三大目标市场总结
“当Lisa的妈妈感叹零花钱消失时,当美国青年为Labubu排队5小时时,当泰国公主把玩偶别上爱马仕时——他们买的从来不是玩具,而是被看见、被认同、被治愈的瞬间。”
在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将是那些既懂供应链更懂多巴胺,既能做产品更会造梦的企业。茅台与泡泡玛特的故事,才刚刚翻开序章。
互动话题:你更愿意为“年份茅台”买单,还是为“Labubu隐藏款”熬夜排队?评论区聊聊你的消费信仰!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何止李财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