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第一天会谈结束,中美连谈5小时,特朗普承认:中国态度很强硬

历史有点冷 · 5 小时前
1.gif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北京时间7月28日下午至深夜,中美经贸团队在瑞典首都的谈判室内经历了超过五小时的高强度对话。
可不同于以往两次谈判,中美代表最终走出会场时,面对守候多时的全球记者长枪短炮,却双双选择了沉默。
2.jpeg

远在苏格兰的特朗普则难得直白地捅破了窗户纸:他公开表示,会场内的中国代表团展现了“非常强硬”的姿态。
此时,距离中美5月达成的90天“关税休战”缓冲期到期仅剩半个月之遥,全球供应链的神经,又一次绷紧到了极限。
此次斯德哥尔摩会晤已是本年度第三轮中美经贸高层面对面磋商。
3.jpeg

谈判桌上美方领头的是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而中方此行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队,背后是两国元首通话后明确要“发挥经贸磋商机制作用”的政治共识。
美方此次登场前已连续完成与日本、欧盟的贸易协议签署,可最大的谜题,即如何处理与中国这个“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关系,仍悬而未决。
瑞典《每日新闻报》点明核心:此次攸关延长即将在8月12日到期的“休战期”能否延续。
4.jpeg

但是,恐怕连特朗普也没想到,中国这次的姿态会非常强硬,而且,这不是突然逞强,而是我国无可替代的战略筹码自然形成的底气。
第一个就是手握命脉矿产的锁钥,即稀土。
要知道,全球高端芯片、动力电池、甚至美军尖端武器的生产都绕不开稀土、关键矿物原料的供应,而中国凭借其储量和加工体系的绝对优势,握紧了一把无形的权杖。
5.jpeg

仅凭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就曾迫使美方紧急寻找脆弱的替代链条。
而且,我国是“唯一全科工厂”的名声,闻名海外,换句话说,中国制造业体系的完整性与韧性在疫情和地缘动荡中一次次被证实。
美方一边施压,一边也无法否认:短期内将庞大而复杂的产业链移出中国如同幻想。
6.jpeg

美国企业比如苹果的挣扎与特斯拉的坚定扩产,无不折射出美国经济自身的刚性依赖。
最让美国割舍不掉的,就是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包括任何跨国巨头,尤其是踌躇满志的美国本土企业,都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
苹果在华销售数据直接挂钩其股价走势,美光在配合白宫政策后的断崖式下跌,均为严酷现实写注。
7.jpeg

华“脱钩”?完全是自寻死路。
另外,中国在欧亚大陆的外交突围无形中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谈判桌上的回旋余地。
日前,中东产油大国沙特与伊朗不约而同选择向东发展伙伴关系,甚至欧洲大国在经济波动中向中国频频递出橄榄枝。
8.jpeg

所以,特朗普打破沉默公开承认中方的强硬姿态,但是,其背后的用意,少不了在为自己谋后路。
眼下,美政府债务危机隐现,国内消费品价格持续承压。
若谈判破裂引发8月后新关税,美国普通家庭将立刻感受物价回涨。而承认中方强硬,提前铺垫可能的谈判艰难局面。
9.jpeg

而且,特朗普以贸易“铁拳”形象起家,强硬立场是其核心票仓的兴奋剂。他此时提“中国强硬”,不排除意在向共和党基本盘传递清晰信息,也就是他依然在对华问题上高举“大棒”。
也有可能制造公众舆论预期,试图在休战期限临近时逼出中方更多妥协。
但是,特朗普戏太多,仍挡不住此次谈判中,两大议题遇困。
10.jpeg

第一个就是芬太尼。
美方此前强行将国内阿片类药物滥用危机归咎于“中国原料流通”,加征20%的特殊惩罚性关税。
而中方对此反击立场鲜明,此问题需协同合作而非粗暴转嫁责任,能否化解该关税争端考验美方是否愿承认自身治理失误。
第二个是石油采购僵局。
11.jpeg

第三次谈判开始前,美国财长贝森特试图给中国立规矩“任何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将被征收高达100%的“二级关税””,而中国是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
面对这一次级制裁,中方坚持从俄罗斯、伊朗进口能源的正当性,视其为正常国际贸易权利与国家能源安全的基本保障。
但美方在俄乌冲突及对伊高压态势下对此议题绝难轻易让步。
12.jpeg

所以,这两大议题上,中美很难迅速达成一致。而超过五小时的漫长谈判与双方代表的绝对沉默则证明了这一点。
但时间不等人,八月中上旬这一关键日期步步紧逼。
13.jpeg

这场超级经济体间的博弈无关谁能让谁跪下,而在于能否在最后一刻摸索出双方都能获利的平衡点。
目前,中美第三次谈判时间还剩一天,全世界都在关注结果,希望能有一个满意结果!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07-29:中美在瑞典开始第三轮经贸会谈
14.png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历史有点冷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