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才敢报“捷”?“阵风”神话为何一戳就破?这场迟来的声明,揭开多少战场真相与战略误判?
印巴冲突的硝烟散去将近90天,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才突然发声,说凭借俄制S-400导弹,印军击落了至少5架巴基斯坦战机,甚至包括一次“史上最远”的300公里超远程狙杀。这迟来的“捷报”听着提气,仿佛给印度人打了强心针。可战火都平息90天了,印度为何现在才抛出这份“战功簿”?时间点本身就透着说不出的蹊跷。
这份蹊跷还没等人琢磨透,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就毫不客气地“掀了桌子”,说辛格的发言“不合时宜又荒诞不经”,并斩钉截铁地声明:巴基斯坦一架战机都没少!光否认还不够,阿西夫紧跟着使出了更绝的一招——他向全球喊话:既然印度咬定我们损失了飞机,那好,咱们两国都把机库大门敞开,请全世界派个公正的第三方来现场清点,看看到底谁在撒谎!这招等于把印度架在了国际舆论的火上烤。阿西夫更是直言不讳,指责印度编造故事纯粹是为了“国内政治贴金”,并发出严厉警告:在核武器阴影笼罩的南亚,这种不负责任的谎言持续发酵,极有可能酿成灾难性的战略误判。
更让印度难堪的是,他们不得不吞下另一个苦涩的事实:对中国武器实力的严重错判,让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战前,印度情报部门信心满满地认定中国霹雳-15导弹的射程只有150公里。结果实战一打,霹雳-15的导弹呼啸而至,射程竟超过200公里!那些以为躲在“安全距离”外的印度“阵风”战机,眼睁睁看着导弹飞来却避无可避,只能饮恨坠毁。印方原本没太把中国卖给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机放在眼里,没曾想它电子战能力超强,飞行员技术精湛,单机对抗都能压着印度花天价买来的“阵风”打。这场代价惨重的误判,让印度最骄傲的进口战机,在他们曾轻视的“中国制造”面前吃了大亏。
印度一直把“阵风”战机当作压箱底的宝贝,采购时吹得天花乱坠:雷达反射面积“小得像蚊子”,隐身性能接近五代机,配备的“流星空空导弹”射程150公里,甚至号称在演习中“击落”过美国的F-22。 可牛皮吹得再响,也经不起实战检验。真打起来,“阵风”的神话瞬间破灭:它的雷达没能提前发现远处的歼-10CE,自身导弹的射程又够不着对手,反被霹雳-15压着打。所谓的“准隐身战机”,在战场上连保命都成了难题。这脸打得,着实响亮。
接连的挫败和内部的压力,让眼下的印度可谓内外交困,根本不敢再轻启战端。月初的时候印巴边境突发交火传闻,印度军方第一时间跳出来“灭火”,声称是“虚惊一场”。印度为啥要这样?特朗普正抓着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小辫子,威胁要“重罚”。外交压力山大,国内经济紧绷,印度哪里还承受得起与巴基斯坦再打一仗?军方异常的低调姿态,说到底,就是害怕局势失控,引火烧身。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