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飞天茅台想重回3000元?先过这三道坎

侠以武犯禁 · 昨天 12:22
最近总有人问我:飞天茅台还能涨回3000元吗?说实话,这问题没标准答案,但想让价格掉头往上冲,至少得跨过三道硬坎。不是我泼冷水,这几年市场的变化早就把“茅台只涨不跌”的神话敲碎了,真要谈回升,得实打实看逻辑。
1.jpeg

第一道坎:库存堰塞湖没泄完,涨价就是空谈
现在市场上到底堆了多少飞天茅台?没人有精确数字,但从烟酒店老板的脸色就能看出来——以前柜台里摆两三瓶撑场面,现在整箱整箱堆在角落,问价就说“随便给,别让我赔太多”。我上个月跑了五个烟酒市场,有个老板直言:“2021年那波疯抢,光我们这条街就囤了至少500箱,现在一年能卖出去100箱就不错。”


2.jpeg

这就是核心问题:前几年大家把茅台当理财,经销商、黄牛、散户层层囤货,社会库存早就远超真实需求。有数据说,现在流通的飞天够全国人喝三年,这还不算厂家手里的货。想涨价?得先把这些库存消化掉。可现在价格越低,大家越不敢买,怕抄在半山腰,形成恶性循环。
有人说“厂家控货就能涨”,太天真了。这两年茅台直销渠道越做越大,i茅台、电商时不时1499放量,普通人买平价酒的机会比以前多太多。经销商手里的货没了“稀缺性”,想涨价?先问问消费者愿不愿意花2000多买二手,还是等1499的直销。
第二道坎:消费逻辑变了,没人愿意为“泡沫”买单
飞天能上3000,靠的不是喝酒的人多,是炒酒的人多。2021年那时候,买茅台的人里,一半以上不是为了喝,是想着“下个月能赚500”。可现在呢?我认识的几个老酒商,以前逢人就说“茅台比黄金靠谱”,现在都改口“自饮可以,投资算了”。
为啥?因为大家终于想明白了:一瓶酒,哪怕是茅台,它的价值得和喝它的场景匹配。商务宴请、重要场合,该用还得用,但没人愿意为“可能涨价”多掏钱了。前几天参加个行业会,桌上摆的是五粮液,主人说:“不是喝不起茅台,是没必要——现在请人喝酒,没人看你用3000的茅台,只看你有没有诚意。”
3.jpeg

更关键的是,经济大环境让大家花钱更实在。以前随手送茅台当礼,现在更多人觉得“不如送点实用的”。消费端的理性,直接掐断了涨价的根基——炒家想拉价,得有接盘侠,可现在接盘侠都在算“这瓶酒值不值这个价”,而不是“明天能涨多少”。
第三道坎:政策和市场双重施压,“金融属性”被摁住了
别忽略政策的影响。今年新修订的厉行节约条例,明确公务接待“不上酒”,这直接砍掉了一块稳定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传递了一个信号:高端白酒不该被炒成“奢侈品”,更不能变成“金融工具”。
4.jpeg

这几年监管层对“商品过度金融化”盯得越来越紧,茅台自己也在淡化“投资属性”,反复强调“茅台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以前厂家默许甚至乐见涨价,现在每次价格波动,都会出来“稳价”,这态度很明显:不想再被当成“炒作标的”。
市场也在反噬。前阵子有个所谓“茅台投资群”解散了,群主说:“以前靠喊‘涨价’骗会员费,现在没人信了,再吹就是找骂。”当一个商品失去“炒作故事”,想靠真实消费撑起3000的价格,太难了——毕竟,愿意花3000买瓶酒喝的人,永远是少数。
我的结论:短期没戏,长期看“回归本质”
飞天想重回3000,不是说完全不可能,但至少三五年内看不到希望。除非出现极端情况:比如厂家突然停产,或者有资本不计成本下场扫货,但这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其实我觉得现在的价格挺好。2000左右,既能体现茅台的高端定位,又没脱离大众消费能力——真想喝,咬咬牙能买;想送礼,也拿得出手。这才是它该在的位置:一瓶好白酒,有品牌溢价,有品质支撑,但别想着靠它发家。
那些还盼着涨回3000的人,该醒醒了。茅台的价值,从来不在“能涨多少钱”,而在“该用的时候拿出来,大家觉得体面、好喝”。什么时候市场彻底忘了“炒茅台”这回事,它的价格才能真正稳下来——至于是不是3000,不重要了。#茅台收藏#​#茅台##买茅台那些事儿##茅友#​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侠以武犯禁
TA还没有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