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根据2025全国高考各省录取进度安排,除个别省份外,大部分省市区普通本科阶段的录取都已结束。
这两天,各省市区都在做普通本科批次最后的征集志愿工作,也有一些省市已经率先开始专科批次的录取。
通过观察各省市区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相关信息,时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残酷事实:
不少省份普通本科批次还剩余大量的名额,但眼看着无人报考!
比如宁夏自治区。
根据宁夏教育考试院昨日发布的公告,本科B段已经开始第四次征集志愿。
从缺额计划表来看,很显然,前三次征集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
物理组民办高校银川能源学院还是有388个缺额!
这一次,宁夏自治区物理组降分幅度已经达到了30分。
宁夏自治区之外,出了名的高考难省河北、河南两省普通本科批在进行了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也有比较多的缺额。
河北省内的民办本科高校保定理工学院甚至还有1000+的缺额,这可是在本科录取率只有40%左右的河北啊!
河南那边,同样已经开启普通本科批次的第二次志愿征集。
虽没有出现像河北这般1000以上的缺额院校,但需要征集志愿的院校数量,相较于去年已经是翻倍了。
另外还有在首次投档中民办高校都非常吃瘪的广东省。
通过观察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物理组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情况,时哥发现:
从始到终录取都有巨大缺额的民办高校湛江科技学院,在进行了两次志愿征集后,物理类仍然有近3500个缺额!
此时最低投档线降分幅度已经在本科线线下25分。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届考生与家长的心态似乎已经变成:
民办本科,我们不上了!谁爱上谁上去!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也不难推测。
首先就是民办本科院校高昂的费用。
以湛江科技学院为例,各专业的学费基本是在33000元上下,住宿费则在2800-3900元,我们就取个3500,浅浅算一下,四年下来单是学费和住宿费就要15W左右。
生活费按照1500元/月,一年9个月算,四年下来有5.4W。
总体下来民办本科上4年,起码要20W!
其次更让人担心的是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
众所周知,民办本科的就业普遍难以得到保障,如果家庭条件不好需要助学贷款,以当前的就业局面,恐怕大部分同学都还不上。
但话又说回来,从全国各省市区的投档录取情况来看,也并非所有的民办高校都无人报考。
比如张雪峰老师连续几年都在推荐的珠海科技学院,在广东省投档录取中一次就满档了,根本不需要进行志愿征集,更不需要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志愿征集。
这个学校的学费同样也很昂贵,在3W左右。
区别就在于因为其紧挨着吉林大学研究院,学校大量教师都是来自国内外各类名校,教学水平和校园设施在普通本科院校中都是属于不错的存在。
就业与升学情况也都很不错。
所以从这应该就能感受到,昂贵的学费并不是大家不愿意报考民办高校的唯一影响因素。
只要相关工作做到位了,其实也根本不用愁会不会无人报考。
同时,这届考生及家长的选择在时哥看来也是非常理性的。
毕竟相较于那些学费既昂贵就业还没有保障的民办本科高校,专科批次中存在着大量学费既便宜、国企就业率还相当高的公办专科。
这些学校对于本科线附近的同学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只是这样的话,也有不少问题需要考虑清楚,最现实的就是舍掉本科这个学历层次,后面或许会失去很多机会。
比如要考公的话,专科肯定是不行的,再一个考研也会受到一些歧视。
而且大量的本科线以上同学涌入专科,同样也会对专科批次的报考产生一些冲击,继而越来越卷。
只能说,我国当前不少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都亟待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洪流中赢得考生青睐,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否则待到人口红利彻底过去,或许连选都没得选了,只剩下倒闭。
今年的情况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观点!一起交流!
注: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者表述不当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及时指出!侵删!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