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挖坑中国失败,平白损失不少钱,更变相“托举”了中国一把,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发生了什么事?
日前传出消息,泰国内阁已经批准对与中国签署的“元”级S26T型潜艇采购合同进行修改,接受中国的提议,用中国制造的CHD620发动机替换德国制造的MTU396发动机,并将建造期限延长到1217天。这也意味着这一持续时间长达八年、因西方从中作梗而一度遇阻的项目得以继续,西方最终被踢下桌。
这一项目背后到底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呢?事情要从2017年说起,当年泰国皇家海军和中国船舶重工国际有限公司签署潜艇采购合同,S26T型潜艇是基于中国海军039B型潜艇改进设计,是中国军用造船工业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代表作。艇艏设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枚鱼雷、导弹或者30枚水雷,更装备有大直径主被动中频搜索声纳,定位精度非常高,可以同时跟踪40个以上目标并攻击其中的4至6个。
在原定的设计上,S26T潜艇使用的是德国的MTU396发动机,可是在2021年,因欧盟对中国武器禁运,德国开始拒绝对华出口这一型发动机。这个项目此时已经推进四年了,德国来这一出,它们不排除就是想釜底抽薪,让中国承受损失。
但是德国有钱不赚,中国自有办法把钱挣了,主动向泰国提出用国产CHD620发动机作为替代。两种发动机性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都是最大功率4400千瓦的16缸发动机,MTU396更为国际社会熟知,对买家而言更为可靠一点,CHD620虽然没有MTU396那么有名,但在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上对比MTU396更占上风。
为了让泰国对中国国产发动机有信心,中国曾在泰国海军的监督下完成了长达200小时的测试运行,加上巴基斯坦也采购并接收了装备有CHD620发动机的类似潜艇,泰国海军也就没有任何质疑的理由了,接受了这一提案。然而就算泰国军方认可我们的国产发动机,但泰国政坛近年持续不稳定,各路政党轮流坐庄,造成泰国在采购S26T潜艇一事上态度一直很反复,直到近期!
当然,虽说事情推进的磕磕绊绊,但是到最后事情终究是解决了。随着泰国一锤定音,中国国产发动机还是赢了,得到了泰国的认可。在这个时候,德国乃至欧盟无疑格外像个“小丑”,纵观这笔交易的发展历程,欧盟本意极有可能是想要打压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关系,抹黑中国军工产业形象。
然而它们万万想不到中国最后成功拿下这笔潜艇大单,事实证明,中泰合作是经得起考验的!反观欧盟自己,不仅损失了一笔收入,更等于变相“托举”了中国一把,让中国国产发动机更进一步迈向国际市场,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内容来源于 联合早报中文网首页 网友投稿 |